4.將30g碳酸鈉溶液與48.2g氯化鋇溶液混合,碳酸鈉和氯化鋇兩種物質(zhì)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所得濾液質(zhì)量為58.5g,試計算:所得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BaCl2═BaCO3↓+2NaCl)

分析 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即為生成沉淀碳酸鋇的質(zhì)量,根據(jù)碳酸鋇的質(zhì)量可以計算氯化鈉的質(zhì)量,進一步可以計算所得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設所得濾液中NaCl的質(zhì)量為x,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生成BaCO3的質(zhì)量為30g+48.2g-58.5g=19.7g,
Na2CO3+BaCl2=BaCO3↓+2NaCl,
             197     117
            19.7g     x
$\frac{197}{19.7g}$=$\frac{117}{x}$,
x=11.7g,
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11.7g}{58.5g}$×100%=20%,
答:所得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

點評 反應前溶液的質(zhì)量和和反應后濾液的質(zhì)量差就是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鋇的質(zhì)量,這是計算的基礎,要注意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化學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市場有“高鈣牛奶”、“加碘食鹽”等商品,這里的鈣、碘應理解為元素(填序號).
①元素        ②離子       ③分子       ④單質(zhì)
(2)煤燃燒會釋放出SO2、NO2等污染物,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酸雨的pH< (填“>”、“=”或“<”)5.6.
下列關于能源與能量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C.
A.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
B.汽油可作燃料,但不能作溶劑
C.煤制成“蜂窩煤”是為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其燃燒充分
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3)可用硫酸銅溶液鑒別假黃金(銅鋅合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
(4)炒菜用的鐵鍋手柄是用熱固性(填“熱固性”或“熱塑性”)塑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2013年“6•5”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同呼吸 共奮斗”. 倡導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念,履行好呵護環(huán)境的責任.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提倡公交出行,少開私家車B.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C.家用電器不用時,保持待機狀態(tài)D.家庭照明使用節(jié)能燈,節(jié)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空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請回答:
(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約為21%.
(2)魚蝦能在水中生存,證明了氧氣能(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3)“頁巖氣”(主要成分CH4)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4)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使二氧化碳過多的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采用高新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frac{\underline{\;一定條件\;}}{\;}$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zhuǎn)化為可燃性氣體,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反應物與生成物均由分子構成
C.該反應中反應物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3:1
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月球是人類未來研究宇宙的理想基地.假如你有幸成為一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你認為在月球上,下列猜想不正確的是( 。
A.拋出去的重物依舊會降落到月球表面
B.晚上,可以在月球上生堆篝火取暖
C.月球上你很容易把50kg的重物高舉過頭頂
D.如果月球上的物質(zhì)中含有氧元素,就有希望在月球上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以下幾種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酒精燈失火用濕抹布撲蓋
B.
測定未知溶液的pH
C.
加堿研磨后聞氣味鑒別銨態(tài)氮肥
D.
分離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根據(jù)如圖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①酒精燈;②鐵架臺.
(2)可以用B裝置制取的氣體有氧氣、二氧化碳等.
(3)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則在D裝置中加入濃硫酸作為干燥劑,氣體應從a(填“a”或“b”)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物質(zhì)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牛奶C.白糖D.花生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