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氧化鋁中鋁元素化合價為+3價

B. O2﹣﹣1個氧分子

C. Mg2+﹣﹣鎂離子

D. 2N﹣﹣2個氮元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相信你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或解決以下問題:

(1)為了維持生命和健康,必項從食品中攝取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人類食物所供給的總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

(2)用酚醛塑料制成的把手屬于_________(填“熱塑”“熱固”)性塑料;鐵質炊具可以補充鐵元素,鐵元素屬于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化肥對農業(yè)生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圖所示的稻田如果出現(xiàn)例伏現(xiàn)象,最好及時施用下列化肥中的_____________(填礦號)。

①硝酸鉀②硝酸銨③氯化鉀④氫氧化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城廂片五校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某同學取質量為x的高錳酸鉀加熱,記錄產生氧氣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t0﹣t1和t4﹣t5時段固體質量都不變,為什么?

(2)請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高錳酸鉀的質量x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3)請在圖2坐標中,畫出固體中錳元素質量在t0﹣t5時段變化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張玲同學為了測定漢白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 5.55g 研碎的漢白玉粉末,進行四次高溫加熱(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的重復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體質量(g)

4.25

3.95

3.35

3.35

請計算(Ca-40C-12O-16):

(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2)求漢白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t1℃時往兩個盛有10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a克A物質和b克B物質,充分攪拌后都加熱到t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兩杯溶液均是不飽和溶液

B. t1℃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為飽和溶液,B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C. t2℃時,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兩杯溶液均是不飽和溶液

D. t2℃時,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為不飽和溶液,B溶液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體現(xiàn)了物理性質的是

A. 鎂粉用作照明彈 B. 銅絲用作導線

C. 氫氣用作清潔燃料 D. 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英才學校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如圖1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

①t1℃時,溶解度相等的兩種物質是________.

②B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質A,要除去A得到較純的B物質,可采用的結晶方法是________.

③如圖2所示,在大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后,甲試管內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乙試管內的溶液為___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英才學校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科學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若從酸度(AG)的概念出發(fā)可得出結論:酸性溶液中的AG>0,中性溶液中的AG=0,堿性溶液中的AG<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25℃時,純水的AG=0,PH=7 B. AG的值越大,溶液的PH越大

C. 某鹽溶液的AG=0,PH=7 D. 25℃時,PH>7的溶液AG<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英文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氮氣、氧氣的體積比約為5:1

B. 造成空氣灰霾的“元兇”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

C. 氮氣、氧氣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

D. 氮氣、氧氣等均勻地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