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A與B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A+B→C+D”.
(1)若C為氯化鈉,D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chǎn)生氫氣,則A為鹽酸;B可能是氫氧化鈉或氧化鈉.
(2)若A和B均為黑色粉末,A與B反應時可觀察到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則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分析 (1)根據(jù)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A與B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A+B→C+D”,若C為氯化鈉,D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chǎn)生氫氣,所以A是酸,結合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A是鹽酸,所以D是水,鹽酸和B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B可能是氫氧化鈉或氧化鈉,然后進行驗證即可;
(2)根據(jù)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A與B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A+B→C+D”,若A和B均為黑色粉末,A與B反應時可觀察到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所以A、B是氧化銅和碳,然后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A與B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A+B→C+D”,若C為氯化鈉,D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鐵粉能產(chǎn)生氫氣,所以A是酸,結合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A是鹽酸,所以D是水,鹽酸和B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所以B可能是氫氧化鈉或氧化鈉;
(2)由于紅色物質一般為銅以及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有關知識可知:A和B兩種黑色粉末可能分別是氧化銅和碳粉中的一種,所以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故答案為:(1)鹽酸,氫氧化鈉或氧化鈉;
(2)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性質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以及碳和氧化銅的有關反應,屬物質性質基礎考查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A~K均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常溫下為無色液體,D,E均為無色溶液,且溶液均呈堿性,G為黑色固體,H為藍色溶液,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J的化學式Cu(OH)2;
(2)反應①、②、③、④屬于化合反應的是②,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③④;
(3)寫出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Na2CO3+Ca(OH)2=CaCO3↓+2NaOH;
(4)C為固態(tài)時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用途是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有一包固體粉末A,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分析固體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該固體粉末進行實驗,實驗方案設計如下:

(1)A中一定含有NaOH、MgCl2,一定不含CuSO4
(2)若X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則A還含有Na2SO4.若沉淀部分溶解,則無色溶液中所含溶質有NaCl、MgCl2、Na2SO4
(3)寫出②中化學反應方程式Mg(OH)2+2HNO3═Mg(N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甲、乙、丙三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話不正確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用降溫結晶法提純甲
B.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甲析出的晶體最多,丙無晶體析出
C.t2℃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乙>甲>丙
D.t2℃時,100g甲物質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飲食健康是人民群眾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地溝油煎炸食品
B.用霉變大米制米粉
C.醬油中添加鐵元素有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
D.奶茶中添加塑化劑使其口感更加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20℃時,向盛有40g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后,仍有4g固體未溶解.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物質
反應前物質質量/g83254
反應后物質質量/g164x24
A.生成甲、丁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4
B.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乙、丁兩種物質間反應的質量比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按要求從氫氣、二氧化碳、硫酸、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碳酸鈉中選取合適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1)理想的清潔高效能源H2 
(2)可做干燥劑的酸H2SO4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堿Ca(OH)2 
(4)能溶于水的鹽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硫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C.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gD.硫離子最外層上有8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