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信陽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點燃條件下,4.4g C3H8與12.8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gX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嘉定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 。
A. 氮氣 B. 氧氣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比較空氣和呼出氣體中CO2含量 | 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 |
B | 鑒別鐵粉和碳粉 | 觀察顏色 |
C | 除去CO2氣體中的CO氣體 | 點燃氣體 |
D | 鑒別CO和H2 |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
A. 傾倒液體 B. 加熱液體 C. 取用固體藥品 D. 點燃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表是甲乙丙三種物質(不含結晶水)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表格信息答題。
溫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 g/100g水 | 甲 | 13.3 | 31.6 | 63.9 | 110 |
乙 | 35.7 | 36.0 | 36.6 | 37.3 | |
丙 | 0.18 | 0.16 | 0.14 | 0.12 | |
(1)0℃時,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范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時S乙=36.0 g/100g水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固體中混有少量乙,提純甲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烘干。
(5)將60℃的甲、乙、丙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
a.均為0℃時的飽和溶液 b.析出晶體質量:甲>乙>丙 c.0℃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物質中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A. Cu(C):在氧氣流中加熱 B. CaO(CaCO3):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C. CO2(CO):點燃 D. MnO2(KCl):加水溶解、過濾、洗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有A、B、C、D四種元素,A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電子層比第二電子層少一個電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個電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的離子均與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述三種元素的元素符號:A____、B____、C____、D____。
(2)畫出B原子和C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B原子____;C離子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1)空氣屬于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其中能供給呼吸的物質是_____。
(2)下表為北京市某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到的空氣質量。依據表格回答問題:
污染項目 | PM2.5 | PM10 | SO2 | CO | NO2 |
污染指數 | 69 | 95 | 9 | 0.8 | 42 |
①首要污染物是______;其中會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1種即可)。
② 上圖為一款新型環(huán)保車,可通過360 °旋轉的“大炮筒”向四周噴水,從而緩解極端惡劣天氣給人帶來的不適。分析這款環(huán)保車噴水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