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若干問題進行如下探究。

(問題一)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料的選擇在KClO3H2OH2O2KCl這些物質(zhì)中尋找通過分解制取氧氣的原料,肯定不能作為原料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

(問題二)設計實驗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以下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可能用到的裝置: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氣,可選擇的裝置組合為_______(填字母)。

3)為了得到穩(wěn)定的氣流,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應選擇__________(填字母)組合成發(fā)生裝置,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4)某同學用C裝置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導致這一結(jié)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5)實驗結(jié)束后,應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甲熄滅酒精燈 乙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 丙松開鐵夾,移走試管

(問題三)驗滿的方法若采用D裝置,通過______________可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問題四)進行分析和比較:比較用過氧化氫和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兩者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I發(fā)生裝置相同 II都可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III反應的基本類型相同 IV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成分相同

(問題五)計算制取一定量的氧氣所需原料的量現(xiàn)需制取9.6g氧氣,理論上需要分解______________摩爾的氯酸鉀?(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KCl 該物質(zhì)不含氧元素 集氣瓶 長頸漏斗 ACF BH 分解 未裝滿水(或一開始出現(xiàn)氣泡就收集氣體) 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木條復燃 II、III 0.2mol

【解析】

[問題一]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氣,反應物中必須有氧元素,KCl中無氧元素,故選KCl;故填:KCl;該物質(zhì)不含氧元素;

[問題二]1)儀器①是集氣瓶;②是長頸漏斗;故填:集氣瓶;長頸漏斗;
2)如果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需要加熱,發(fā)生裝置選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根據(jù)題中儀器收集裝置選C;故填:ACF

3)如果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用BH組合成發(fā)生裝置;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變多,屬于分解反應;故填:BH;分解;

4)用C裝置收集時,若集氣瓶內(nèi)沒有裝滿水或?qū)Ч芸谟袣馀菝俺鼍土⒓词占鶗䦟е滤占难鯕獠患;故填:未裝滿水(或一開始出現(xiàn)氣泡就收集氣體);

5)實驗結(jié)束后的操作應先把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最后松開鐵夾,移走試管;故填:乙;

[問題三] 若采用D裝置,通過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木條復燃,可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問題四] 對比兩種方法可知因為反應條件不同所以反應的發(fā)生裝置不同;二者都可以用MnO2作催化劑;二者的反應類型都符合一變多的分解反應;二者完全反應后生成物不相同;故填:II、III

[問題五]

設需要氯酸鉀的質(zhì)量為x,則

x=24.5g

氯酸鉀的物質(zhì)的量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請回答:

1)若該粒子為原子,則該元素的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2)若該粒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則該粒子的符號為________。

3)當x-10=3時,該粒子的名稱是________。

4)若該粒子的符號為R-,則x的值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簡寫Vc)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

(1)Vc中碳、氫元素質(zhì)量比為_____________

(2)Vc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3)小明媽媽每天服用Vc片劑,小明建議媽媽可食用西紅柿代替Vc片。若100g西紅柿含Vc30mg,則小明媽媽每天食用西紅柿_____g即可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用語表示

2個氫原子 ____________

②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

③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 ____________

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 ____________。

2)如圖中A、BC、D、E是五種粒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AB、C、D、E共有 _______種元素;屬于陰離子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B、CD、E五種粒子中,與B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子是 __________(填序號);

E粒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可以判斷,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某同學在實驗室利用以下裝置制備氧氣并探究氧氣的性質(zhì)。請你和該同學一起完成相關實驗內(nèi)容。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應選用_______(填字母標號,下同)發(fā)生裝置,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_____作用。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下列是高錳酸鉀制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

4)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實驗數(shù)據(jù)的變化與下列圖像相符合的是________。

5)若用圖F裝置收集氧氣,檢驗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

6)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熟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制取NH3,應該選擇的發(fā)生裝置______(填字母標號); 收集NH3,可用裝置E,但不能用裝置D,由此可知氨氣的物理性質(zhì)有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學為研究MnO2粉末用量對雙氧水分解速率的影響,做了以下實驗:采用不同質(zhì)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劑,每次均用30mL 10%的雙氧水(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測定收集500mL氧氣所用的時間,結(jié)果如表: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時間/s

17

8

6

3

2

2

2

2

2

①本實驗中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收集氧氣(選填向上排空氣法排水法)。

②該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A. 電解水

B. 加熱一定質(zhì)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C. 兩份完全相同的雙氧水在有無MnO2情況下

D. 一定量的雙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jié)歸納并填空:

1)所發(fā)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至少寫出四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實驗甲進行時生成的氣體有什么特點?_________

3)任選上述三個實驗中的一個,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在常溫下,C、D是氣體,A、B是液體,E,F是固體;組成A、B的元素種類相同,物質(zhì)F為紅色金屬,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轉(zhuǎn)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A→B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

3)若E為淡黃色固體,在C中燃燒發(fā)出____________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質(zhì)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下圖為該物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模型圖。據(jù)圖分析,下列關于該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物質(zhì)由碳原子、氧原子、氫原子構(gòu)成

B. 該物質(zhì)化學式可表示為CH6O2

C. 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原子個數(shù)比為261

D. 該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