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該實驗是對分子擴散實驗的創(chuàng)新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創(chuàng)新設計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B.該實驗可以用生石灰代替固體氫氧化鈉
C.實驗開始后,滴加濃氨水,片刻后可觀察到濕潤的酚酞濾紙會變紅色
D.固體氫氧化鈉與濃氨水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而生成氨氣
【答案】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氨氣具有揮發(fā)性,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氫氧化鈉和氨氣不發(fā)生化學反應,據此解答.
解答:解:A、氨氣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該實驗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以防止氨氣泄露在空氣中,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故A正確;
B、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能起到與氫氧化鈉的同樣作用,故B正確;
C、氨氣具有揮發(fā)性,氨氣分子不斷運動到潤濕的酚酞濾紙上,會使酚酞試液變紅,故C正確;
D、固體氫氧化鈉不會與濃氨水發(fā)生化學反應,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分子的運動的知識以及酸堿指示劑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宣武區(qū)二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后,又查閱相關資料,對二氧化碳知識進行梳理.
(1)如圖所示的是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

現象 結論(結合文字和化學方程式)
A
冒氣泡,蠟燭從下至上熄滅
冒氣泡,蠟燭從下至上熄滅
Na2CO3+2HCl═2NaCl+CO2↑+H2O
CO2比空氣密度大,不支持燃燒,也不燃燒
Na2CO3+2HCl═2NaCl+CO2↑+H2O
CO2比空氣密度大,不支持燃燒,也不燃燒
B
溶液變渾濁,瓶子變癟
溶液變渾濁,瓶子變癟
Ca(OH)2+CO2═CaCO3↓+H2O
CO2減少,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
Ca(OH)2+CO2═CaCO3↓+H2O
CO2減少,瓶內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
C
溶液變紅,冒氣泡
溶液變紅,冒氣泡
CO2+H2O═H2CO3
H2CO3是酸,可使指示劑變色
CO2+H2O═H2CO3
H2CO3是酸,可使指示劑變色
(2)由于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大氣中CO2的含量上升,造成溫室效應,有人建議多植樹造林以減少CO2的含量,其原理是:6CO2+6H2O
葉綠素
C6H12O6+6O2,則C6H12O6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40%
40%

化學家也致力于CO2的“組合轉化”技術研究,把過多的CO2轉化為有益于人類的物質.如將CO2與H2混合,在一定條件下按分子個數比為1:4的比例發(fā)生反應,生成某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該化工原料是
CH4
CH4
.寫出該化工原料的用途(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H4+2O2
 點燃 
.
 
CO2+2H2O
CH4+2O2
 點燃 
.
 
CO2+2H2O

(3)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將完全溶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Ca(OH)2+CO2═CaCO3↓+H2O、②CaCO3+CO2+H2O═Ca(HCO32,當二氧化碳持續(xù)不斷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時,沉淀質量的變化符合下列圖中的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9?永州)如圖,該實驗是對分子擴散實驗的創(chuàng)新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進行了有趣的化學實驗探究:
一、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圖1所示的是小亮同學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過程是:
第1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2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3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
1
5
.請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
①第2步紅磷燃燒時的現象
 
,化學反應表達式
 

②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A、集氣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體積
B、紅磷過少
C、紅磷沒有燃燒完就急著打開了止水夾
③小博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小博在正式開始實驗前,夾緊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處,然后松開活塞,觀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處.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二、小余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MnO2)還可用氧化銅(CuO)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小余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氯酸鉀質量 其他物質質量 待測數據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①上述實驗應測 量的“待測數據”是
 

②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
③將實驗②反應剩余的固體取出后經洗滌、干燥,再次精確稱量得到0.5g黑色粉末,這樣做的目的是
 
,小余同學認為氧化銅肯定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但小淳同學對此提出了異議,小淳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將第二次精確稱量得到的0.5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鉀混合放入試管中,加熱,伸入帶火星木條,發(fā)現木條很快復燃.小淳同學這樣做目的是
 
,
【預期結論】氧化銅也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余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 寫出實驗②反應的表達式
 

三、有趣的改進實驗
①小晴同學學了分子性質這節(jié)內容后,改進了書本上 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小晴同學找來廢棄的醫(yī)療用品--微型Y 形管,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
精英家教網
她進行該實驗是為了探究
 
,實驗過程中能看到的現象是
 
,小晴同學設計的實驗優(yōu)點
 

 ②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硫燃燒”的實驗:用氣卿(能不斷鼓入空氣的裝置)不斷地向彎型具支試管中鼓入空氣,同時用酒精燈給硫粉加熱至燃燒,移去酒精燈,可觀察到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氣,再用酒精燈給高錳酸鉀加熱,使硫在純氧中繼續(xù)燃燒,觀察到
 
火焰.
精英家教網
寫出實驗中硫磺燃燒的化學反應表達式:
 
.該實驗裝置的主要優(yōu)點是在消除有害氣體對環(huán)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
 
.你推斷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永州 題型:單選題

如圖,該實驗是對分子擴散實驗的創(chuàng)新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創(chuàng)新設計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B.該實驗可以用生石灰代替固體氫氧化鈉
C.實驗開始后,滴加濃氨水,片刻后可觀察到濕潤的酚酞濾紙會變紅色
D.固體氫氧化鈉與濃氨水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而生成氨氣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