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課外活動小組學習了課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的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實驗Ⅰ】小徐所在小組覺得用氫氣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不會有任何污染.于是設計的實驗裝置如甲圖所示.實驗時用夾子B夾住橡膠管,打開夾子A,點燃純凈的氫氣并迅速插入瓶中,使氫氣在瓶中燃燒.
(1)當氫氣燃燒的火焰剛好熄滅時,接下來的操作是關閉A夾,冷卻后,打開B夾.
(2)有同學提出,若用CO燃燒產生CO2消耗氧氣取代H2,進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你是否認同該同學的意見,并簡要說明理由同意,CO燃燒生成CO2氣體,瓶中氣壓不變.
【實驗Ⅱ】小吳所在的小組覺得只要裝置密閉就能避免污染問題,設計了如乙圖實驗裝置.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內共有50mL空氣.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
(1)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把裝置中的氧氣耗盡.
(2)你覺得與課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相比,該實驗除了解決污染的問題外還有什么優(yōu)勢?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測量結果更準確.

分析 【實驗Ⅰ】(1)結合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原理,用氫氣燃燒測定氧氣的含量時,當氫氣火焰熄滅時,不能再向集氣瓶中通氫氣.
(2)根據(jù)CO燃燒生成CO2氣體解答;
【實驗Ⅱ】
(1)根據(jù)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能使氣體與紅磷充分接觸解答;
(2)根據(jù)裝置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實驗Ⅰ】
(1)根據(jù)實驗原理,當氫氣燃燒的火焰剛好熄滅時,說明氧氣完全被消耗,此時不能再通入氫氣,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當氫氣燃燒的火焰熄滅后,接下來對夾子的操作應是關閉A夾,冷卻后,打開B夾,根據(jù)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判斷氧氣的含量.
(2)不能用CO取代H2,因為CO燃燒生成CO2氣體,瓶中氣壓不變.
【實驗Ⅱ】
(1)在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把裝置中的氧氣耗盡.
(2)與課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相比,該實驗除了解決污染的問題外,其優(yōu)勢是: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測量結果更準確.
答案:
【實驗Ⅰ】
(1)關閉A夾,冷卻后,打開B夾;
(2)不同意,CO燃燒生成CO2氣體,瓶中氣壓不變.
【實驗Ⅱ】
(1)把裝置中的氧氣耗盡;
(2)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測量結果更準確.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括號內的物質)不正確的是(  )
A.Fe中的Fe2O3(稀鹽酸)
B.二氧化碳氣體中的CO(灼熱的CuO)
C.Cu中的Fe(稀鹽酸)
D.CO 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如圖所示,下列過程放在X處不合理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燒B.植物的呼吸作用C.利用太陽能發(fā)電D.人和動物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面是某化學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究實驗.
(1)活動1:點燃蠟燭后,電子秤的示數(shù)會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蠟燭減小的質量<(填“>”、“<”或“=”)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量.
(2)活動2:加入泡騰片(主要成分<含檸檬酸、碳酸氫鈉等),觀察到水中產生大量氣泡,蠟燭逐漸熄滅.則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該實驗證明該氣體的性質是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3)活動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燒的蠟燭,并使杯口始終浸沒在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蠟燭熄滅、玻璃杯中水面上升,該方法不能(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學習小組對課本中“食鹽常用于制氯氣、燒堿”的內容產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制的實驗裝置(圖1)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氫氧化鈉的實驗.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從K處導出部分溶液作為待測液進行如下探究.
(1)電解飽和食鹽水生成燒堿、氫氣和氯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電\;}}{\;}$2NaOH+H2↑+Cl2↑.
(2)為了檢驗待測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某同學取待測液滴加酚酞溶液,當出現(xiàn)紅色的現(xiàn)象時,表明含有氫氧化鈉.
(3)為了測定待測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可以用沉淀法.甲組同學按照圖2所示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a.步驟②須加入足量的氯化鎂溶液,其目的是將氫氧化鈉全部轉化為氫氧化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MgCl2=Mg(OH)2↓+2NaCl.滴加一定量氯化鎂溶液后,判斷所加氯化鎂溶液是否足量的具體操作是:靜置,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鎂溶液,若觀察到無明顯現(xiàn)象,則證明氯化鎂溶液已經足量.
b.利用沉淀物的質量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若缺少步驟④的操作,則所測得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將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沒影響”).
(4)乙組同學利用酸堿中和法測定待測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4g待測液于燒杯中加水稀釋,用帶有刻度的滴管逐滴滴加7.3%的稀鹽酸(密度為1.02g/mL),邊加邊振蕩,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
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02.04.06.08.09.8
燒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
試計算待測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反應物均為化合物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D.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據(jù)《金陵晚報》題為《廢棄定影液中淘出銀子》的文章報道,有人利用攝影店廢棄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價值約 20 萬元的銀.一種回收方法的反應原理是:Fe+2AgNO 3=2Ag+Fe(NO 3 ) 2.該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復分解反應D.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a、c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B.溫度低于t2℃時,溶解度b>a>c
C.t3℃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a析出的晶體更多
D.t1℃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3℃,b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是小明進行化學實驗時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其中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
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看到有大量白煙
B.硫酸銨與熟石灰研磨,有氨味
C.水電解時正極與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
D.硫粉在空氣中燃燒有刺激性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