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預防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和保護易感人群.
【答案】傳播途徑
【解析】解: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所以只要切斷傳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所以答案是:傳播途徑
【考點精析】利用傳染病及其預防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傳染病特點:傳染性、流行性;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傳染病人的隔離、撲殺染病的動物等);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水源、消毒餐具、加強個人衛(wèi)生等);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鍛煉身體等).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是原產南美的一種糧食作物,現在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廣泛種植,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組別 | 1 | 2 | 3 |
處理方式 | 將胚乳全部切掉 | 將胚乳切掉一半 | 不做處理 |
(1)將30粒經過清水浸泡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3組,分別做如下處理:幾天后,第1組種子沒有萌發(fā),第2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纖弱,第3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健壯,這說明______。
(2)圖1是玉米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過程中,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其中BC段曲線上升的原因是幼苗進行了______。
(3)將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在燒杯中滴加油滴,讓油滴鋪滿水面,再將燒杯放入廣口瓶中,蓋上玻璃片,如圖2所示。
①將該裝置放在光下一段時間,玻璃瓶內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上的______散失到了體外。
②將該裝置置于光下4小時后,將快要熄滅的衛(wèi)生香放到瓶口,觀察到衛(wèi)生香復燃,據此現象能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③若要用此裝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應將裝置置于______環(huán)境中。
(4)圖3是單株玉米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D點相比,E點單株光合強度明顯減弱。此圖給我們的啟示是,栽培農作物時要注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葉片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葉片的結構包括表皮、B__和C__三部分組成。
(2)葉片下表皮上有許多E__,它們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也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門戶”。它是由一對半月形的__細胞組成的。
(3)葉肉細胞中的__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1號)和蒸餾水(2號)的玻璃器皿中進行培養(yǎng)(如圖所示),經過一段時間,兩株植物在長勢和重量上的差別很大,結果如表,請回答:
實驗前植株重 | 實驗后植株重 | 重量增加量 | ||
1 | 土壤浸出液 | 91g | 272g | 181g |
2 | 蒸餾水 | 92g | 125g | 33g |
(1)觀察兩株玉米幼苗,會發(fā)現_____號玻璃器皿中幼苗長勢健壯。
(2)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區(qū)別?__。
(3)植株1與2的差別說明,植物的生長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還需要從培養(yǎng)液中吸收____。在培養(yǎng)過程中,要經常向玻璃器皿中不斷通入空氣,以保持根部細胞進行______。
(4)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進行_____作用。合成了有機物,合成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培育能產生人乳鐵蛋白的奶牛 “牛牛”的過程圖解。請據圖分析回答。
(1)這項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在生物學上成為_________技術。
(2)利用牛牛的乳房做“生產車間”生產出牛奶的方式在生物學上被稱為________
(3)根據圖示情況,黃色丙牛產下的“牛牛”,其毛色性狀表現型應該是_______
(4)“牛牛”長大成熟后,其經濟價值與親本甲牛的最根本區(qū)別是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