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23條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  )
A.12條B.23條C.12對D.6對

分析 細胞分裂中最重要的變化是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變化,其目的是保證新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數(shù)與原細胞相同,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如圖:

解答 解: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首先染色體要進行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形態(tài)和數(shù)目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了通過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zhì)相同.因此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23條染色體,那么在細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23條.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上述實驗中(  )
A.沒有對照實驗B.葉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實驗組
C.不需要對照實驗D.葉片遮光的部分是實驗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盲人“閱讀”盲文時,首先接受文字信號的感受器是( �。�
A.痛覺B.觸覺C.嗅覺D.味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血液從[3]腎小球濾過到[6]腎小囊成為原尿.
(2)原尿經(jīng)過[7]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與原尿相比,尿中不含葡萄糖,因為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使用顯微鏡是和學會制作玻片標本是對中學生的基本要求.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制作圖4玻片時要滴加清水,圖中出現(xiàn)氣泡是因蓋片不當導致
B.圖1中顯微鏡的操作順序應是b-c-a
C.要使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最大,在圖3中應選擇②③組合,調(diào)節(jié)后物鏡與玻片距離如⑤
D.圖2中由甲轉(zhuǎn)換成乙,應先移動裝片再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6.許多螞蟻群體維持生活,屬于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植物體中,具有“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功能的是( �。�
A.營養(yǎng)組織B.輸導組織C.結締組織D.分生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海洋館中的海豚聽到飼養(yǎng)員的哨聲,就往岸邊游去.海豚的這種行為屬于( �。�
A.先天性行為B.繁殖行為C.學習行為D.防御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與真菌相比,細菌沒有下列哪種結構( �。�
A.細胞質(zhì)B.細胞膜C.成形的細胞核D.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