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 | 水 | 蛋白質 | 葡萄糖 | 無機鹽 | 尿素 |
甲 | 96 | 0.00 | 0.00 | 1.10 | 1.80 |
乙 | 90 | 8.00 | 0.10 | 0.72 | 0.03 |
丙 | 98 | 0.03 | 0.10 | 0.72 | 0.03①據表分析乙液體是 血漿 血漿 ,它的主要功能是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 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 .②乙液體的蛋白質為8.00,丙液體的蛋白質為0.03,這說明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③甲液體中尿素含量為1.8,而丙液體為0.03,原因是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填生理作用)把大部的水吸收回了血液,使尿素的濃度變大.④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維持在0.1%左右,是 胰島素 胰島素 調節(jié)的結果.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尿液的形成過程.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在小腸里被消化為葡萄糖;蛋白質的消化開始于胃,在小腸內被徹底分解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腸里進行,小腸里有膽汁、胰液和腸液等多種消化液,脂肪在小腸里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分析圖示可知:甲曲線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乙是蛋白質的消化曲線,丙是脂肪的消化曲線. (2)丙是脂肪的消化曲線.脂肪的消化在小腸里進行,小腸里有膽汁、胰液和腸液等多種消化液,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膽汁雖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對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的顆粒,增加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從而促進脂肪的消化;脂肪在小腸里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3)乙是蛋白質的消化曲線,消化蛋白質的消化腺有胃腺、腸腺和胰腺. (4)“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步驟是:以唾液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水浴→滴加碘液→觀察和分析現象→得出結論.該實驗中,只是在實驗組A中加入了唾液,在對照組B中沒有加入相應的物質,應在B組中加入等量清水和A組形成對照;再者,應先水浴待唾液發(fā)揮后再滴加碘液,這樣觀察到的現象才是唾液作用后的現象.故答案為:步驟③還應向B試管加入2毫升清水;滴加碘液應在水浴后,因此步驟④應置于步驟⑤后.該實驗的實驗現象是:A試管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說明淀粉被分解了,B試管滴加碘液后變藍色,說明淀粉沒有被分解;比較A、B兩試管的實驗結果可知: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5)尿液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甲中含有尿素多,所以應該是尿液;樣品乙含有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和尿素,是血漿;樣品丙含有葡萄糖、尿素、無機鹽應該是原尿. ①通過表中的數據可知,乙液體中有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尿素,因此可判斷是血漿,血漿的主要功能是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 ②乙液體的蛋白質為8.00,丙液體的蛋白質為0.03,這說明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③甲中含有尿素多,所以應該是尿液,原因是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的水吸收回了血液,使尿素的濃度變大. ④胰島素可以調節(jié)糖的代謝.可以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人體內的血糖濃度之所以保持相對的平衡,就是由于胰島素的調節(jié)作用. 故答案為(1)葡萄糖; (2)小腸; (3)胃腺、腸腺和胰腺; (4)步驟③還應向B試管加入2毫升清水;滴加碘液應在水浴后,因此步驟④應置于步驟⑤后 (5)①血漿;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②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 ③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④胰島素. 點評:此題是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需要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實驗步驟,尿液的形成過程,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