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請將下列植物類群與其特征及代表植物一一對應起來
A.蕨類植物    a.有根、莖、葉的分化,以種子繁殖     ①貫眾  
B.裸子植物    b.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②紫菜  
C.苔蘚植物    c.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      ③地錢 
D.藻類植物    d.有根、莖、葉的分化,以孢子繁殖     ④銀杏  
A~d~①
B~a~④
C~c~③
D~b~②.

分析 (1)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裸子植物,無花,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只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

解答 解:①貫眾有真正的根、莖、葉,但不產生種子,用孢子繁殖屬于A蕨類植物;
④銀杏有根、莖、葉的分化,以種子繁殖,種子裸露,外面無果皮包被,屬于B裸子植物;
③地錢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屬于C苔蘚植物.
②紫菜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屬于D藻類植物.
故答案為:A~~d~~①
B~~a~~④
C~~c~~③
D~~b~~②

點評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各植物類群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是顯微鏡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不.正.確.的是( 。
A.物像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動玻片B.視野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C.鏡頭污染--用干凈的紗布擦拭D.物像不清晰--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油菜的結構層次是( 。
A.個體→器官→組織→細胞B.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C.器官→組織→細胞→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表示人體部分系統與組織細胞間的關系圖,圖中字母表示生理過程,序號表示物質.據圖回答:
(1)營養(yǎng)物質經A過程進入血液,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小腸(填器官名稱).
(2)物質①進入血液后,通過肺循環(huán)首先到達心臟的左心房.
(3)經B過程后,血液變?yōu)殪o脈血(填動脈或靜脈).
(4)組織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可以通過圖中的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排出體外.
(5)物質②能從循環(huán)系統到呼吸系統是由于擴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人類皮膚正常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由隱性基因(a)控制,根據如圖遺傳圖解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膚色的正常和白化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后代子女中②表現出來的性狀是膚色正常.
(2)如果父母膚色正常,而孩子表現為白化病,這種現象屬于變異.
(3)父親的基因組成是Aa,母親的基因組成是Aa.
(4)后代中患白化病的子女是④號,基因型是aa.
(5)如果母親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46條,那么,她為后代子女提供了23條染色體,是通過卵細胞傳給后代的.
(6)若這對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正常的男孩,該夫婦再生育第二胎患白化病的男孩的幾率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同學以“過期的板藍根溶液對油菜種子的萌發(fā)是否產生影響”為研究課題,進行了有關實驗,兩組種子數量均為20粒.定期觀察種子萌發(fā)的情況,結果如下:
觀察時間
處理方式
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加水的油菜種子萌發(fā)數量/粒161114
加入過期板藍根溶液的油菜種子萌發(fā)數量/粒0113
從上表數據可以得出的推論是( 。
A.過期的板藍根溶液對油菜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B.過期的板藍根溶液對油菜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C.過期的板藍根溶液對油菜種子的萌發(fā)有抑制作用
D.過期的板藍根溶液對油菜種子的萌發(fā)有促進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水上大世界,動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鰓游泳的動物是(  )
A.蚯蚓B.草魚C.青蛙D.獵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表示正常男性體細胞及精子的染色體組成的是(  )
A.44+XY和22+XB.44+XY和 22+X、22+Y
C.44+XY和 X、YD.22+XY和2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對饅頭進行了以下三種處理:
試管實驗材料唾液清水處理方法
1饅頭碎屑2毫升0毫升充分攪拌,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2饅頭碎屑0毫升2毫升充分攪拌,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3饅頭塊2毫升0毫升不攪拌,直接放入37℃溫水中10分鐘
(1)上述實驗中,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作用的是1號試管和3號試管.
(2)37℃溫水模擬的是口腔溫度.
(3)10分鐘后取出3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發(fā)現2號試管中的饅頭全部變藍,3號試管中的饅頭部分變藍,1號試管中的饅頭不變藍.
(4)實驗結論,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 的分泌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