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解答此題從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方法步驟.解答時從確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水浴→滴加碘液→觀察和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入手.
解答 解:(1)實驗中饅頭碎屑是模擬牙齒的咀嚼作用,充分攪拌是模擬舌的攪拌作用.①號試管與③號試管是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③號試管是對照組.
(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①號試管和②號試管形成了以唾液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淀粉遇碘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①號試管中的饅頭經過切碎、攪拌后與唾液混合充分,在適宜的溫度下(37℃)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變藍.
故答案為:(1)①號試管;③號試管;
(2)唾液;
(3)37;1.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解題的關鍵是確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可證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 |
B. | 要想讓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溫度應保持37℃左右 | |
C. | 麥芽糖遇碘變藍 | |
D. | 試管內的混合液,如加碘變藍,則證明管內淀粉未被唾液消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麥的子葉 花生的子葉 | B. | 小麥的胚乳 花生的子葉 | ||
C. | 小麥的子葉 花生的胚乳 | D. | 小麥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水浸泡、沖洗被農藥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 |
B. | 買肉時一定要看其是否檢疫合格 | |
C. | 不吃發(fā)芽的馬鈴薯和毒蘑菇 | |
D. | 購買蔬菜時看看菜葉上是否有“蟲眼”,以判斷是否新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