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6.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的現象,叫做受精.綠色開花植物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進一步發(fā)生變化:花瓣、雄蕊、柱頭和花柱先后凋落,只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成為果實.

分析 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雙受精是指一個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與極核融合形成受精的極核的過程.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子房發(fā)育為果實,胚珠發(fā)育為種子.

解答 解:傳份是指花粉從花藥里散放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受精是指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的現象.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子房發(fā)育為果實,胚珠發(fā)育為種子.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精子;卵細胞;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子房.

點評 明確子房受精后的發(fā)育情況即能正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過程中,若①是供無核卵細胞母羊,②是供核母羊,③是代孕母羊,培育出的小羊多莉像( 。
A.B.C.①和②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同卵孿生子有許多非常相像的性狀,主要是因為( 。
A.是同一父母的后代B.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C.是同時生的D.生活條件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閱讀以下實驗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線吊著一只小蝗蟲逗引一只饑餓的蟾蜍,蟾蜍會立即張口把小蝗蟲吃掉.
②換成用線吊著一只形狀和顏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卻沒有毒刺的盜虻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會像對待小蝗蟲那樣吞吃掉盜虻.
③接著用線吊著大野蜂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仍是張口去吞,不過大野蜂蜇了一下蟾蜍的舌頭,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來.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伏著頭不予理睬.
⑤改用盜虻再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
⑥最后,還是用線吊著小蝗蟲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蟲吃掉,顯示出蟾蜍并沒有吃飽.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①②③說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蟲的本能,這是先天性行為.
(2)實驗④說明了蟾蜍通過生活經驗,對大野蜂有了識別,因而不再吞吃,這是學習行為.
(3)實驗⑤說明了蟾蜍利用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比高等動物的能力弱.
(4)實驗⑥證明了蟾蜍在實驗③④⑤中確實建立起新的學習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口香糖因具有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點,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零食,咀嚼它可以起到清潔口腔、清新口氣、活動面部肌肉、舒緩情緒等作用,以木糖醇為主要甜味劑的口香糖已經得到六個國家的牙齒保健協會的正式認可.某科學興趣小組就“口香糖對口腔的清潔作用與咀嚼時間的關系”進行了實驗.
資料顯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為細菌、放線菌,這兩個菌群的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變化.探究小組決定在采樣對象咀嚼口香糖的過程中,每隔5分鐘采樣一次.
實驗過程
①消毒:將移液管、培養(yǎng)皿等儀器和試劑都按醫(yī)用要求進行消毒.
②采樣:每隔5分鐘在采樣對象口腔內的不同位置用棉簽蘸取口腔液,溶于2毫升生理鹽水中,制成溶液.
③培養(yǎng):用移液管將菌液等量分置于5個富含營養(yǎng)液的培養(yǎng)皿中,放入培養(yǎng)箱中,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yǎng)120小時.
④計數、計算:在菌落計數器上點數并計算出5個樣品的平均值,再轉化為百分數(起始口腔菌落數記為
100%).
記錄數據如表:
$\frac{取樣時間}{分鐘}$051015
細菌/%10090.6579.89124.66
放線菌/%10090.9480.26115.72
據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過程中,“適宜的溫度”應該為37℃左右.
(2)結合本實驗的數據和結論,請你為經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個合理的建議:咀嚼口香糖的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以內.
(3)某同學認為該實驗結果還不夠精確,為使實驗結果更精確,我們還可以選擇哪個時間段再進一步探究?C.
A.0~5分鐘      B.5~10分鐘      C.10~15分鐘       D.15分鐘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個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有幾種?(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院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1)取一支試管,加入有抗凝劑的血液,待血細胞沉淀后,倒掉上層的血漿和部分血細胞,此刻留在試管內的紅細胞呈暗紅色.
(2)然后將試管斜置10分鐘后,斜面的紅細胞呈鮮紅色;試管底部的紅細暗紅色.
(3)上述現象說明:血紅蛋白和氧結合或分離的條件與周圍環(huán)境中氧的濃度有關.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
(4)人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qū),在最初幾天內,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會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有更多的血紅蛋白與氧結合,滿足人體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