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傳染病的流行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一現象將逐步得到改善.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H7N9禽流感疫苗,注射該疫苗可預防H7N9禽流感,從免疫和傳染病的預防來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別是(  )
A.抗原  控制傳染病B.抗原  保護易感人群
C.抗體  控制傳染病D.抗體  保護易感人群

分析 (1)傳染病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3)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 解:注射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體,因此注射的疫苗屬于抗原;該抗體對H7N9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以及抗原、抗體的概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
A.由同一個反射弧完成B.都是人生來就有的反射
C.都屬于復雜的反射D.都需要大腦分析和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對圖所示生物進行了觀察和記錄,其中錯誤的是(  )
A.1是苔蘚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莖、葉
B.2是蕨類植物,葉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3是單細胞藻類,細胞內有葉綠體
D.4是裸子植物,種子外面無果皮包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表示人體幾個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A是呼吸系統(tǒng),③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后靠血液中的紅細胞來運輸,最終在組織細胞中的線粒體處被利用.
(2)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系統(tǒng)B后在胃開始被消化,最終在小腸內被消化為氨基酸.
(3)胎兒在母體子宮內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血液中獲得⑤是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在胎兒時期,A、B兩個系統(tǒng)是否開始工作?否(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生命的起源現今仍有不同的假說.化學進化學說認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化學物質而來的.當時的條件是( 。
①地球表面溫度已經降低
②地球內部溫度仍然很高
③火山活動頻繁,形成原始大氣
④原始大氣中有相當數量的氧存在
⑤地球表面逐漸形成了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發(fā)育過程,請據此回答:

(1)A是精子,B是卵巢.
(2)C是受精卵,它是新生命的起點.
(3)D表示受精過程,它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輸卵管中進行.
(4)顯性基因R控制膚色正常,隱性基因r控制白化,如果有一對膚色正常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兒子,該夫婦的基因組成分別是Rr,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人體泌尿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泌尿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1];貯存尿液的器官是[3].
(2)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尿酸、尿素、無機鹽等物質.
(3)人體排尿的意義在于A(選項)
①排出廢物;②調節(ji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③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家蠶的個體發(fā)育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像這樣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艾滋病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導致的傳染病.現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要殺手”.下列有關艾滋病和HIV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艾滋病病人是傳染源
B.艾滋病可通過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體液傳播
C.HIV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
D.艾滋病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和握手進行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