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ABC,AB=AC=8,∠BAC=120°,P為BC的中點,小慧拿著含3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頂點落在點P,三角板繞P點旋轉.
(1)如圖a,當三角板的兩邊分別交AB、AC于點E、F時.求證:△BPE∽△CFP;
(2)操作:將三角板繞點P旋轉到圖b情形時,三角板的兩邊分別交BA的延長線、邊AC于點E、F.
①探究1:△BPE與△CFP還相似嗎?(只需寫出結論)
②探究2:連接EF,△BPE與△PFE是否相似?請說明理由;
③設EF=m,△EPF的面積為S,試用m的代數(shù)式表示S.

【答案】分析:(1)找出△BPE與△CFP的對應角,其中∠BPE+∠CPF=150°,∠CPF+∠CFP=150°,得出∠BPE=∠CFP,從而解決問題;
(2)①小題同前可證,②小題可通過對應邊成比例證明,③小題求出△BPE中BE上的高,求出△PEF中EF上的高,得出關系式.
解答:(1)證明:∵在△ABC中,∠BAC=120°,AB=AC,
∴∠B=∠C=30°.
∵∠B+∠BPE+∠BEP=180°,
∴∠BPE+∠BEP=150°,
又∠EPF=30°,且∠BPE+∠EPF+∠CPF=180°,
∴∠BPE+∠CPF=150°,
∴∠BEP=∠CPF,
∴△BPE∽△CFP(兩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2)解:①△BPE∽△CFP;
②△BPE與△PFE相似.
下面證明結論:
同(1),可證△BPE∽△CFP,得=,而CP=BP,因此
又因為∠EBP=∠EPF,所以△BPE∽△PFE(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③由②得△BPE∽△PFE,所以∠BEP=∠PEF.
分別過點P作PM⊥BE,PN⊥EF,垂足分別為M、N,則PM=PN.
連AP,在Rt△ABP中,由∠B=30°,AB=8,可得AP=4.
所以PM=2,所以PN=2,
所以s=PN×EF=m.
點評:這是一道操作探究題,它改變了多年來揚州市最后一道壓軸題以二次函數(shù)為主線的呈現(xiàn)方式.它以每位學生都有的30°三角板在圖形上的運動為背景,既考查了學生圖形旋轉變換的思想,靜中思動,動中求靜的思維方法,又考查了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的能力.
問題的設置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xiàn),層層推進,第1問入手容易,第2問深入困難,有一定的區(qū)分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
同時通過本題的解答,一使同學們領悟到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二是提醒教師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變式練習.
本題的第1問不難,用兩角相等即可證得相似,第2問中的①由第1問類比即得,②要用到①中對應邊成比例代換后方可證得,③一般學生都能想到作高,卻想不到求這條高要用到角平分線、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識.
實際上三角板運動到特殊位置還有一些結論,感興趣的學生不妨繼續(xù)研究.
要關注幾何圖形在運動狀態(tài)下幾何關系的不變性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則∠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等腰△ABC,AB=AC,分別過點B、C作兩腰的平行線,經(jīng)過點A的直線與兩平行線分別交于點D、E,連接DC,BE,DC與AB邊相交于點M,BE與AC邊相交于點N.
(1)如圖1,若DE∥CB,寫出圖中所有與AM相等的線段,并選取一條給出證明.
(2)如圖2,若DE與CB不平行,在(1)中與AM相等的線段中找出一條仍然與AM相等的線段,并給出證明.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等腰△ABC,AB=AC,∠BAC=120°,P為BC上的中點,小慧拿著含3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頂點落在點P處,三角板繞點P旋轉到如圖所示情形時,三角板的兩邊分別交BA的延長線于點E,交邊AC于點F,連接EF,△BPE與△PFE是否相似?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BAC=120°,AD⊥BC于點D,點P是BA延長線上一點,點O是線段AD上一點,OP=OC,OP與AC相交與點M,則下列結論:
①點O是△PBC的外心;②△MAO∽△MPC;③AC=AO+AP;④S△ABC=
4
5
S四邊形AOCP
其中正確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等腰△ABC,AB=AC=4,∠BAC=120°,請用圓規(guī)和直尺作出△ABC的外接圓.并計算此外接圓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