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板如圖1放置,其中∠BAO=∠CAO=30°,∠ABO=∠ACO=60°,B、O、C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斜邊AB=AC=6cm,動點P由B出發(fā),沿折線B→A→C以每秒2cm的速度向C運動,同時動點Q從C出發(fā)以每秒cm的速度向點B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1)設△BPQ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如圖2,把△OCA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旋轉(zhuǎn)后得到△OC′A′,當∠COC′=∠CAO 時,求△OC′A′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
(3)如圖3,在△OCA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的過程中(0°<旋轉(zhuǎn)角<180°),設A′O所在直線與BA所在直線交點為E,是否存在點E使得△OAE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寫出線段OE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BOQ=BP•BQ•sinB即可求解;
(2)可以證得△根據(jù)S重疊=S△OAB-S△OBE-S△ADF,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解;
(3)分A是頂角頂點,則AE=OA,則E可能在線段AB上,也可能在BA的延長線上,利用三角函數(shù)即可求得OE的長度;
當E是頂角的頂點時,AE=OE,在△AOE中,∠EAO=30°,則利用三角函數(shù)即可求得OE的長;
當O是頂角的頂點時,E在AB的延長線上,利用三角函數(shù)即可求得OE的長.
解答:解:(1)當0<t≤3時,S=(6-t)×t=-t2+3t.
當3<t<2時,S=(6-t)•(12-2t)=t2-(3+9)t+18;
(2)S重疊=S△OAB-S△OBE-S△ADF=×3×3-×3×-××=
(3)在直角△AOB中,OA=AB•cos∠BAO=6×=3,
1)當A是頂角頂點時,AE=OA=3,
分兩種情況,當E在線段AB上時,OE==
當E在射線BA上時,OE==
2)當E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頂點時,OE=AE===3;
3)當O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頂點時,此時E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OE=OA=3cm,
總之,存在點E,使得△OAE是等腰三角形,線段OE的長分別是:3或3
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三角函數(sh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正確進行討論是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兩塊完全一樣的含30°角三角板重疊在一起,若繞長直角邊中點M轉(zhuǎn)動,使上面一塊的斜邊剛好過下面一塊的直精英家教網(wǎng)角頂點,如圖所示,∠A=30°,AC=10,則此時兩直角頂點C,C′間的距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是兩塊完全一樣的含30°角的三角板,分別記作△ABC與△A′B′C′,現(xiàn)將兩塊三角板重疊在一起,設較長直角邊的中點為M,繞中點M轉(zhuǎn)動上面的三角板ABC,使其直角頂點C恰好落在三角板A′B′C′的斜邊A′B′上,當∠A=30°,AC=10時,則此時兩直角頂點C、C′間的距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太原二模)如圖是兩塊完全一樣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將它們重疊在一起并繞其較長直角邊的中點M轉(zhuǎn)動,使上面一塊三角板的斜邊剛好過下面一塊三角板的直角頂點C.已知AC=2,則這塊直角三角板頂點A、A′之間的距離等于
1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把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板如圖1放置,其中∠BAO=∠CAO=30°,∠ABO=∠ACO=60°,B、O、C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斜邊AB=AC=6cm,動點P由B出發(fā),沿折線B→A→C以每秒2cm的速度向C運動,同時動點Q從C出發(fā)以每秒
3
cm的速度向點B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1)設△BPQ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如圖2,把△OCA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旋轉(zhuǎn)后得到△OC′A′,當∠COC′=∠CAO 時,求△OC′A′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
(3)如圖3,在△OCA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的過程中(0°<旋轉(zhuǎn)角<180°),設A′O所在直線與BA所在直線交點為E,是否存在點E使得△OAE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寫出線段OE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