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達州)如圖,在△ABC中,AB=2BC,點D、點E分別為AB、AC的中點,連接DE,將△ADE繞點E旋轉180°,得到△CFE.試判斷四邊形BCFD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四邊形BCFD應該是菱形,要證四邊形AFCE是菱形,只需通過定義證明它是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即可,此題實際是對判定菱形的方法“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的證明.
解答:解:四邊形BCFD是菱形,理由如下:
∵點D、點E分別是AB、AC的中點,
∴DE∥BC,DE=BC,
又∵△CFE是由△ADE旋轉而得,
∴DE=EF,
∴DF∥BC,DF=BC,
∴四邊形BCFD是平行四邊形,
又∵AB=2BC,且點D為AB的中點,
∴BD=BC,
∴BCFD是菱形.
點評:菱形的判別方法是說明一個四邊形為菱形的理論依據,常用三種方法:①定義,②四邊相等,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還有就是本題中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qū)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達州)如圖,直線y=kx+b與反比例函數(shù)y=(x<0)的圖象相交于點A、點B,與x軸交于點C,其中點A的坐標為(-2,4),點B的橫坐標為-4.
(1)試確定反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式;
(2)求△AO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9)(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達州)如圖,拋物線y=a(x+3)(x-1)與x軸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右側),過點A的直線交拋物線于另一點C,點C的坐標為(-2,6).
(1)求a的值及直線AC的函數(shù)關系式;
(2)P是線段AC上一動點,過點P作y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于點M,交x軸于點N.
①求線段PM長度的最大值;
②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這樣的點M,使得△CMP與△APN相似?如果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點M的坐標(不必寫解答過程);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達州)如圖,直線y=kx+b與反比例函數(shù)y=(x<0)的圖象相交于點A、點B,與x軸交于點C,其中點A的坐標為(-2,4),點B的橫坐標為-4.
(1)試確定反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式;
(2)求△AO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學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5月份)(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達州)如圖,直線y=kx+b與反比例函數(shù)y=(x<0)的圖象相交于點A、點B,與x軸交于點C,其中點A的坐標為(-2,4),點B的橫坐標為-4.
(1)試確定反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式;
(2)求△AO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達州)如圖,拋物線y=a(x+3)(x-1)與x軸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右側),過點A的直線交拋物線于另一點C,點C的坐標為(-2,6).
(1)求a的值及直線AC的函數(shù)關系式;
(2)P是線段AC上一動點,過點P作y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于點M,交x軸于點N.
①求線段PM長度的最大值;
②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這樣的點M,使得△CMP與△APN相似?如果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點M的坐標(不必寫解答過程);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