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衢州)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已知△ABC的頂點坐標(biāo)分別為A(0,3)B(-2,0),C(m,0),其中m>0.以O(shè)B,OC為直徑的圓分別交AB于點E,交AC于點F,連接EF.
(1)求證:△AFE∽△ABC;
(2)是否存在m的值,使得△AE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觀察當(dāng)點C在x軸上移動時,點F移動變化的情況.試求點C1,0)移動到點C2(3,0)點F移動的行程.

【答案】分析:(1)利用切線長定理,得到相應(yīng)線段成比例,再加上公共角相等,可得到兩三角形相似;
(2)按邊相等的不同情況討論;
(3)按CO為直徑,則∠OFC=90°,可得到∠AFO=90°,并且OA為定值,即可得到點F移動的行程為以O(shè)A的直徑上的一段弧長.
解答:(1)證明:∵AO是兩圓內(nèi)的公切線,
∴AO2=AE•AB=AF•AC,
=
又∵∠FAE=∠BAC
∴△AFE∽△ABC;

(2)解:∵△AFE∽△ABC,
==
當(dāng)AF=AE,即AB=AC時,OC=OB
∴m=2,
當(dāng)AE=FE,即AB=BC時,=2+m,
∴m=-2
當(dāng)AF=FE,即AC=BC時,9+m2=(2+m)2
解得m=
∴m的值為2或-2或;

(3)解:∠AFO始終為直角,且OA為定值
∴OA=3,OC1=,
∴tan∠OAC1=,
∴∠OAC1=30°,
同理可得∠OAC2=60°
∴∠C1AC2=30°
∴點F移動的行程為
點評:本題用到的知識點為:對應(yīng)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90°以及三角函數(shù)值等.需注意探索圖形變化過程中運用數(shù)學(xué)思想方法的能力,如變與不變的辯證思想、轉(zhuǎn)化思想、方程思想、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4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衢州)如圖,在矩形ABCD中,AB=10cm,BC=20cm.P、Q兩點同時從A點出發(fā),分別以1cm/秒和2cm/秒的速度沿A?B?C?D?A運動,當(dāng)Q點回到A點時,P、Q兩點即停止運動,設(shè)點P、Q運動時間為t秒.
(1)當(dāng)P、Q分別在AB邊和BC邊上運動時,設(shè)以P、B、Q為頂點的三角形面積為s,請寫出s關(guān)于t的函數(shù)解析式及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t取何值時,PQ與BD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4•衢州)如圖,在矩形ABCD中,AB=10cm,BC=20cm.P、Q兩點同時從A點出發(fā),分別以1cm/秒和2cm/秒的速度沿A?B?C?D?A運動,當(dāng)Q點回到A點時,P、Q兩點即停止運動,設(shè)點P、Q運動時間為t秒.
(1)當(dāng)P、Q分別在AB邊和BC邊上運動時,設(shè)以P、B、Q為頂點的三角形面積為s,請寫出s關(guān)于t的函數(shù)解析式及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t取何值時,PQ與BD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4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三角形》(04)(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4•衢州)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xiàn)是對角線BD上的兩點,要使△ADF≌△CBE,還需要增加一個條件是    .(填上你認(rèn)為正確的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4•衢州)如圖,△ABC中,D、E分別在AB、AC上,且DE∥BC,若AE:EC=1:2,AD=6,則AB的長為( )

A.18
B.12
C.9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