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湘潭)已知:如圖,拋物線y=-的圖象與x軸分別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點,⊙M經(jīng)過原點O及點A、C,點D是劣弧上一動點(D點與A、O不重合).
(1)求拋物線的頂點E的坐標;
(2)求⊙M的面積;
(3)連CD交AO于點F,延長CD至G,使FG=2,試探究,當點D運動到何處時,直線GA與⊙M相切,并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已知了拋物線的解析式,用配方法和公式法求都可以.
(2)由于∠AOC是直角,那么連接AC,則AC必過圓心M,也就是說AC就是圓M的直徑,因此求出AC就可以得出圓M的半徑長,根據(jù)拋物線的解析式可求出A,C兩點的坐標,也就知道了OA,OC的長,可在直角三角形AOC中,用勾股定理求出AC,然后可根據(jù)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求出圓M的面積.
(3)應是D到OA中點時,GA與圓M相切,要證垂直就必須證AC⊥AG,此時D是弧OA的中點,根據(jù)OC,OA的長,不難得出∠ACO=60°,那么∠FCO=∠ACD=30°,有OC=,那么可求得OF=1,AF=OA-OF=2,首先三角形AFG是個等腰三角形,而∠CFO=90-30=60°,因此∠AFG=60°,三角形AFG就是個等邊三角形,∠FAG=60°,因此∠CAG=60+30=90°,即可得出GA與圓M相切.
解答:解:(1)拋物線y=-x2-
=-(x2+2x+1)+
=-(x+1)2+
∴E的坐標為(-1,);

(2)連AC;
∵⊙M過A,O,C,∠AOC=90°,
∴AC為⊙O的直徑.
而|OA|=3,OC=
∴r=
∴S⊙M=πr2=3π;

(3)當點D運動到的中點時,直線GA與⊙M相切.
理由:在Rt△ACO中,|OA|=3,OC=,
∵tan∠ACO=
∴∠ACO=60°,∠CAO=30°.
∵點D是的中點,

∴∠ACG=∠DCO=30°.
∴OF=OC•tan30°=1,∠CFO=60°.
在△GAF中,AF=2,F(xiàn)G=2,∠AFG=∠CFO=60°,
∴△AGF為等邊三角形.
∴∠GAF=60°.
∴∠CAG=∠GAF+∠CAO=90°.
又AC為直徑,
∴當D為的中點時,GA為⊙M的切線.
點評:本題將拋物線與圓放在同一坐標系中研究,因此數(shù)形結合的解題思想是不可缺少的,解第3小問時可以先自己作圖來確定D點的位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小學教師業(yè)務理論考試初中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湘潭模擬)如圖,已知,拋物線y=ax2+bx+c(a<0)經(jīng)過A(-1,0),C(0,1)兩點,直線l與拋物線相交于C,B(,1)兩點.
(1)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點M(m,t)(m<0,t>0)在拋物線上,MN∥x軸,且與該拋物線的另一交點N,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t,使得MN=2AO?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湘潭)已知:如圖,拋物線y=-的圖象與x軸分別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點,⊙M經(jīng)過原點O及點A、C,點D是劣弧上一動點(D點與A、O不重合).
(1)求拋物線的頂點E的坐標;
(2)求⊙M的面積;
(3)連CD交AO于點F,延長CD至G,使FG=2,試探究,當點D運動到何處時,直線GA與⊙M相切,并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6•湘潭)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在第一象限內(nèi)經(jīng)過點A,過點A分別向x軸,y軸引垂線,垂足分別為P,Q,已知四邊形APOQ的面積為4,那么這個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

A.y=
B.
C.y=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6•湘潭)已知三角形的兩邊的長分別為2cm和7cm,第三邊的長為ccm,則c的取值范圍是( )
A.2<c<7
B.7<c<9
C.5<c<7
D.5<c<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