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A.熨帖與會賣官鬻爵毀家紓難
B.餞行踐諾圖窮匕見從諫如流
C.瑰麗皈依大家閨秀巋然不動
D.秩序?qū)χ坯[次櫛比博聞強識
DD解析:
略A項毀家紓難shū,其他讀yù;B項圖窮匕見xiàn,其他讀jiàn;C項巋然不動kuī,其他讀guī。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徐晃字公明,河?xùn)|揚人也。為郡吏,從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拜騎都尉。太祖討奉于梁,晃遂歸太祖。
易陽令韓范偽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沃,以書飛矢城中,為陳成敗。范悔,晃輒降之。既而言于太祖曰:“二袁未破,諸城未下者傾耳而聽,今日滅易陽,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無定時也。愿公降易陽以示諸城,則莫不望風(fēng)!太祖善之,韓遂、馬超等反關(guān)右,太祖至潼關(guān),恐不得渡,召問晃;卧唬骸公盛兵于此,而賊不復(fù)別守蒲坂,知其無謀也。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為君先置,以截其后,賊可擒也!碧嬖唬骸吧!笔够我圆津T四千人渡津,遂破超等。
復(fù)遣晃助曹仁討關(guān)羽,屯宛。羽圍仁于樊,又圍將軍呂常于襄陽;嗡鶎⒍嘈伦洌y與羽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賊屯偃城。晃到,詭道作都塹,以示截其后,賊燒屯走。晃得偃城,兩面連營,稍前,去賊圍二丈所。賊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家;螕P聲當(dāng)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zhàn),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zhàn)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qū)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于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被握衤眠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會。太祖舉卮酒勸晃,且勞之曰:“全樊、襄陽,將軍之功也!時諸軍皆集,太祖案行諸營,士卒咸離陳觀,而晃軍營整齊,將士駐陳不動。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胃有周亞夫之風(fēng)矣。”
性儉約畏慎。將軍常遠設(shè)哨,先為不可勝,然后戰(zhàn),追奔爭利,士不暇食。常嘆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dāng)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終不廣文援。太和元年薨,謐曰壯侯。
(選自《三國志·徐晃傳》有刪節(jié))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       假:假如
B、遂陷賊圍                 陷:攻破,攻克
C、士卒咸離陳觀             陳:通“陣”
D、將軍常遠斥侯             遠:遠遠地派出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徐晃雖是武將卻有謀略的一組是(    )
①為郡吏,從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拜騎都尉。
②晃至,以書飛矢城中,為陳成敗。
③晃到,詭道作都塹,以示截其后,賊燒屯走。
④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
⑤太祖嘆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fēng)矣!
⑥先為不可勝,然后戰(zhàn),追奔爭利,士不暇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對原文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受命攻打易陽時,徐晃先采用攻心戰(zhàn)術(shù)招降了韓范,后向太祖陳述此舉作用,得到了太祖的肯定。
B、潼關(guān)大戰(zhàn),徐晃建議派遣一支軍隊作為先頭部隊從蒲坂津偷渡,以切斷敵人與后方的聯(lián)系,此舉收到奇效。
C、樊城、襄陽戰(zhàn)役中,徐晃表現(xiàn)有勇有謀,太祖稱贊他功勞超過古代的孫武、穰苴,有西漢名將周亞夫之風(fēng)。
D、徐晃屢立戰(zhàn)功,卻從不居功自傲,從不延攬個人聲譽,在個人交往上小心謹慎,竭誠報效明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每小題3分,共12分)
李白傳
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jīng)。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沉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yè)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一篇。帝喜,賜食,親為調(diào)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diào)》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阻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
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jīng)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并洲,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白晚節(jié)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
(節(jié)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課程語文讀本④)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十歲通五經(jīng)通:通曉B.自蜀至長安,道未振振:振作
C.白益傲放益:更加D.白時臥廬山,辟為僚佐辟:征召,被…聘用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陳事B.以所業(yè)投賀知章何面目以歸漢
C.遂薦于玄宗而君幸于趙王D.白長笑而去天蒼蒼而高也
【小題3】能體現(xiàn)李白“傲放”個性的一組是(  )
①自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②以所業(yè)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雹蹏L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jīng)縣。⑤著宮錦袍坐,旁若無人。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母夢見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賦過人,才華橫溢。
B.賀知章很欣賞李白的詩才,感嘆他是遭貶的仙人。李白后經(jīng)賀知章的推薦,擔(dān)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現(xiàn)出放蕩不羈的個性,這說明李白是個決不“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人。
D.郭子儀曾有恩于李白。后來,李白受牽連下獄,郭子儀又請求用自己的官爵來贖免李白的死罪。
【小題5】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帝每欲與官,妃輒阻之。(3分)譯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