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拋物線y=數(shù)學公式x2-x+2.
(1)確定此拋物線的對稱軸方程和頂點坐標;
(2)如圖,若直線l:y=kx(k>0)分別與拋物線交于兩個不同的點A、B,與直線y=-x+4相交于點P,試證數(shù)學公式=2;
(3)在(2)中,是否存在k值,使A、B兩點的縱坐標之和等于4?如果存在,求出k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解:拋物線y=x2-x+2=(x-1)2+,
所以拋物線的對稱軸為x=1,頂點坐標為(1,

(2)證明:由,
得x2-2(k+1)x+4=0.
設(shè)A(x1,y1)、B(x2,y2),則
x1+x2=2(k+1),x1x2=4;
,
得x=(k>0).
即P點的橫坐標xP=;
作AA′⊥x軸于A′,PP′⊥x軸于P′,BB′⊥x軸于B′,于是:
+=+====2.

(3)解:不存在.
因為A(x1,y1)、B(x2、y2)在直線y=kx上,由題意,得
y1+y2=kx1+kx2=k(x1+x2)=k•2(k+1)=4;
所以k2+k-2=0.
解得k=1,k=-2(舍去)
當k=1時,方程x2-2(k+1)x+4=0可化為x2-4x+4=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不同題意舍去
故適合條件的k值不存在.
分析:(1)將拋物線的解析式化為頂點式,即可得出拋物線的對稱軸方程和頂點坐標.
(2)可通過構(gòu)建相似三角形將進行適當轉(zhuǎn)換,分別過A、P、B作x軸的垂線,設(shè)垂足為A′、P′、B′;那么就可轉(zhuǎn)換成P、A的橫坐標比以及P、B的橫坐標比.由于A、B、P均為函數(shù)的交點,因此可聯(lián)立相關(guān)函數(shù),根據(jù)韋達定理進行求解.
(3)可根據(jù)直線y=kx的解析式,用A、B的橫坐標表示出各自的縱坐標,然后根據(jù)韋達定理和兩點的縱坐標和為4求出k的值,由于兩函數(shù)有兩個不同的交點,因此兩函數(shù)聯(lián)立的方程△>0,可得出一個k的取值范圍,然后根據(jù)這個范圍判定k的值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guān)系、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guān)系、函數(shù)圖象交點等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y=x2-8x+c的頂點在x軸上,則c等于(  )
A、4B、8C、-4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y=x2+(1-2a)x+a2(a≠0)與x軸交于兩點A(x1,0)、B(x2,0)(x1≠x2).
(1)求a的取值范圍,并證明A、B兩點都在原點O的左側(cè);
(2)若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C,且OA+OB=OC-2,求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拋物線y=-x2+bx+c與x軸負半軸交于點A,與y軸正半軸交于點B,且OA=OB.
精英家教網(wǎng)(1)求b+c的值;
(2)若點C在拋物線上,且四邊形OABC是平行四邊形,試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3)在(2)的條件下,作∠OBC的角平分線,與拋物線交于點P,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虹口區(qū)一模)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拋物線y=x2+bx+c經(jīng)過A(0,3),B(1,0)兩點,頂點為M.
(1)求b、c的值;
(2)將△OAB繞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90°后,點A落到點C的位置,該拋物線沿y軸上下平移后經(jīng)過點C,求平移后所得拋物線的表達式;
(3)設(shè)(2)中平移后所得的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為A1,頂點為M1,若點P在平移后的拋物線上,且滿足△PMM1的面積是△PAA1面積的3倍,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黔南州)已知拋物線y=x2-x-1與x軸的交點為(m,0),則代數(shù)式m2-m+2011的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