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直線與y軸相交于點D,點A1在直線上,點B1在X軸上,且△OA1B1是正三角形,記作第一個正三角形;然后過B1作B1A2∥OA1與直線相交于點A2,點B2在X軸上,再以B1A2為邊作正三角形A2B2B1,記作第二個正三角形;同樣過B2作B2A3∥B1A2與直線相交于點A3,點B3在x軸上,再以B2A3為邊作正三角形A3B3B2,記作第三個正三角形;…依此類推,則第n個正三角形的頂點An的縱坐標為( )
A.2n-1
B.2n-2
C.
D.
【答案】分析:可設直線與x軸相交于C點.通過求交點C、D的坐標可求∠DCO=30°.根據(jù)題意得△COA1、△CB1A2、△CB2A3…都是等腰三角形,且腰長變化有規(guī)律.在正三角形中求高即可得解.
解答:解:設直線與x軸相交于C點.
令x=0,則y=;  令y=0,則x=-1.
∴OC=1,OD=
∵tan∠DCO==,∴∠DCO=30°.
∵△OA1B1是正三角形,∴∠A1OB1=60°.
∴∠CA1O=∠A1CO=30°,∴OA1=OC=1.
∴第一個正三角形的高=1×sin60°=
同理可得:第二個正三角形的邊長=1+1=2,高=2×sin60°=
         第三個正三角形的邊長=1+1+2=4,高=4×sin60°=2
         第四個正三角形的邊長=1+1+2+4=8,高=8×sin60°=4

        第n個正三角形的邊長=2(n-1),高=2(n-2)×
∴第n個正三角形頂點An的縱坐標是2(n-2)×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及正三角形的有關計算,綜合性強,難度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直線數(shù)學公式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直線BC交x軸于D,交△ABO的外接圓⊙M于C,已知∠COD=∠OBC.
(1)求證:MC⊥OA;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鄂州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直線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直線BC交x軸于D,交△ABO的外接圓⊙M于C,已知∠COD=∠OBC.
(1)求證:MC⊥OA;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懷德學區(qū)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直線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直線BC交x軸于D,交△ABO的外接圓⊙M于C,已知∠COD=∠OBC.
(1)求證:MC⊥OA;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湖城學校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直線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直線BC交x軸于D,交△ABO的外接圓⊙M于C,已知∠COD=∠OBC.
(1)求證:MC⊥OA;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直線與y軸交于點,以為邊作正方形然后

延長與直線交于點,得到第一個梯形;再以為邊作正方形

,同樣延長與直線交于點得到第二個梯形;,再以

為邊作正方形,延長,得到第三個梯形;……則第2個梯形

的面積是           ;第(n是正整數(shù))個梯形的面積是            (用含n的式子

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