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荊州)如圖,⊙O的圓心在Rt△ABC的直角邊AC上,⊙O經(jīng)過C、D兩點,與斜邊AB交于點E,連接BO、ED,有BO∥ED,作弦EF⊥AC于G,連接DF.
(1)求證:AB為⊙O的切線;
(2)若⊙O的半徑為5,sin∠DFE=,求EF的長.

【答案】分析:(1)連接OE,證OE⊥AB即可.通過證明△BOC≌△BOE得證;
(2)根據(jù)垂徑定理,EF=2EG,所以求出EG的長即得解.連接CE,則∠CED=90°,∠ECD=∠F.CD=10.根據(jù)三角函數(shù)可求EG得解.
解答:(1)證明:連接OE.
∵ED∥OB,
∴∠1=∠2,∠3=∠OED.
又OE=OD,
∴∠2=∠OED,
∴∠1=∠3.
又OB=OB,OE=OC,
∴△BCO≌△BEO.(SAS)
∴∠BEO=∠BCO=90°,即OE⊥AB.
∴AB是⊙O切線.

(2)解:連接CE,CE,
∵∠F=∠4,CD=2•OC=10;
由于CD為⊙O的直徑,∴在Rt△CDE中有:
ED=CD•sin∠4=CD•sin∠DFE=

在Rt△CEG中,,
∴EG=
根據(jù)垂徑定理得:
點評:此題考查了切線的判定、垂徑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識點,綜合性很強,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荊州)如圖,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頂點O是坐標原點,邊OA,O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BC,D是BC上一點,BD=OA=,AB=3,∠OAB=45°,E、F分別是線段OA、AB上的兩動點,且始終保持∠DEF=45°.
(1)直接寫出D點的坐標;
(2)設(shè)OE=x,AF=y,試確定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3)當△AEF是等腰三角形時,將△AEF沿EF折疊,得到△A'EF,求△A'EF與五邊形OEFBC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8)(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荊州)如圖,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頂點O是坐標原點,邊OA,O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BC,D是BC上一點,BD=OA=,AB=3,∠OAB=45°,E、F分別是線段OA、AB上的兩動點,且始終保持∠DEF=45°.
(1)直接寫出D點的坐標;
(2)設(shè)OE=x,AF=y,試確定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3)當△AEF是等腰三角形時,將△AEF沿EF折疊,得到△A'EF,求△A'EF與五邊形OEFBC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三角形》(1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荊州)如圖,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頂點O是坐標原點,邊OA,O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BC,D是BC上一點,BD=OA=,AB=3,∠OAB=45°,E、F分別是線段OA、AB上的兩動點,且始終保持∠DEF=45°.
(1)直接寫出D點的坐標;
(2)設(shè)OE=x,AF=y,試確定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3)當△AEF是等腰三角形時,將△AEF沿EF折疊,得到△A'EF,求△A'EF與五邊形OEFBC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荊州)如圖,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頂點O是坐標原點,邊OA,OC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BC,D是BC上一點,BD=OA=,AB=3,∠OAB=45°,E、F分別是線段OA、AB上的兩動點,且始終保持∠DEF=45°.
(1)直接寫出D點的坐標;
(2)設(shè)OE=x,AF=y,試確定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3)當△AEF是等腰三角形時,將△AEF沿EF折疊,得到△A'EF,求△A'EF與五邊形OEFBC重疊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荊州)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130°,在AD上取DE=DC,則∠ECB的度數(shù)是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