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B=20cm,CD=25cm.動點P、Q同時從A點出發(fā):點P以3cm/s的速度沿A?D?C的路線運動,點Q以4cm/s的速度沿A?B?C的路線運動,且P、Q兩點同時到達點C.
(1)求梯形ABCD的面積;
(2)設P、Q兩點運動的時間為t(秒),四邊形APCQ的面積為S(cm2),試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這樣的t,使得四邊形APCQ的面積恰為梯形ABCD的面積的?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過點D作DE⊥BC于點E,由已知得AD=BE,DE=AB=20cm.在Rt△DEC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得EC=15cm.由題意得
=,由此可以求出AD的長,然后可以求出梯形的面積;
(2)設P、Q兩點運動的時間為t,則點P運動的路程為3t(cm),點Q運動的路程為4t(cm).
①當0<t≤時,P在AD上運動,Q在AB上運動,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BCQ-S△CDP=70t;
②當<t≤5時,P在DC上運動,Q在AB上運動,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BCQ-S△ADP=34t+60;
③當5<t<10時,P在DC上運動,Q在BC上運動,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ABQ-S△ADP=-46t+460.
(3)根據(jù)(2)的函數(shù)關系式,分別把已知梯形面積的代入其中就可以求出相應的t,然后結合已知條件進行取舍
最后得到t的取值.
解答:解:(1)過點D作DE⊥BC于點E,由已知得AD=BE,DE=AB=20cm.
在Rt△DEC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得EC=15cm.由題意得=,
=.解得AD=5.
∴梯形ABCD的面積===250(cm2).

(2)當P、Q兩點運動的時間為t(秒)時,點P運動的路程為3t(cm),點Q運動的路程為4t(cm).
①當0<t≤時,P在AD上運動,Q在AB上運動.
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BCQ-S△CDP=70t.
②當<t≤5時,P在DC上運動,Q在AB上運動.
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BCQ-S△ADP=34t+60.
③當5<t<10時,P在DC上運動,Q在BC上運動.
此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S=S梯形ABCD-S△ABQ-S△ADP=-46t+460.

(3)①當0<t≤時,由S=70t=250×,解得t=
②當<t≤5時,由S=34t+60=250×,解得t=
又∵<t≤5,
∴t=不合題意,舍去.
③當5<t<10時,由S=-46t+460=250×,
解得t=
∴當t=或t=時,四邊形APCQ的面積恰為梯形ABCD的面積的
點評:在有關動點的幾何問題中,由于圖形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需要針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圖形對每一種可能的情形都分別進行研究和求解.換句話說,分類思想在動態(tài)問題中運用最為廣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1、如圖,在梯形ABCD中,AB∥CD,對角線AC、BD交于點O,則S△AOD
=
S△BOC.(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CD=10.
求:梯形ABCD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AD,對角線BD⊥DC.
(1)求證:△ABD∽△DCB;
(2)若BD=7,AD=5,求B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并且AB=8,AD=3,CD=6,并且∠B+∠C=90°,則梯形面積S梯形ABCD=
3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以CD為直徑的半圓O切AB于點E,這個梯形的面積為21cm2,周長為20cm,那么半圓O的半徑為(  )
A、3cmB、7cmC、3cm或7cmD、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