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Rt△ABC,∠ACB=90°,AC=BC=4,點O是AB中點,點P、Q分別從點A、C出發(fā),沿AC、CB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運動,到達點C、B后停止.連接PQ、點D是PQ中點,連接CD并延長交AB于點E.
(1)試說明:△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設點P、Q運動的時間為t秒,試用含t的代數(shù)式來表示△CPQ的面積S,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如圖2,點P在運動過程中,連接EP、EQ,問四邊形PEQC是什么四邊形,并說明理由;
(4)求點D運動的路徑長(直接寫出結果).

【答案】分析:(1)連接CO.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得出CO⊥AB,∠BCO=∠A=45°,CO=AO=AB,再利用SAS證明△AOP≌△COQ,則OP=OQ,∠AOP=∠COQ,然后證明∠POQ=∠AOC=90°;
(2)由于△CPQ是直角三角形,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出S=CQ×CP=-t2+2t,再利用配方法寫成頂點式,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求出S的最大值;
(3)連接OD、OC.先由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得出CD=OD=PQ,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得到∠DCO=∠DOC,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EO=∠DOE,則DE=DO=CD,又PD=DQ,根據(jù)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得出四邊形PEQC是平行四邊形,又∠ACB=90°,由矩形的定義判定平行四邊形PEQC是矩形;
(4)由DO=DC可知:點D在線段OC的垂直平分線上,其運動路徑為CO垂直平分線與AC、BC交點間線段,則點D運動的路徑長=AB.
解答:(1)證明:如圖1,連接CO.
∵Rt△ABC,∠ACB=90°,AC=BC=4,點O是AB中點,
∴CO⊥AB,∠BCO=∠A=45°,CO=AO=AB.
在△AOP和△COQ中,
,
∴△AOP≌△COQ(SAS),
∴OP=OQ,∠AOP=∠COQ,
∴∠POQ=∠COQ+∠COP=∠AOP+∠COP=∠AOC=90°,
∴△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解:∵AP=CQ=t,
∴CP=AB-AP=4-t,
∴S=CQ×CP=×t(4-t)=-t2+2t=-(t-2)2+2,
∴當t=2時,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S=2;

(3)解:四邊形PEQC是矩形.理由如下:
如圖2,連接OD、OC.
∵∠PCQ=∠POQ=90°,點D是PQ中點,
∴CD=PD=DQ=PQ,OD=PD=DQ=PQ,
∴CD=OD,
∴∠DCO=∠DOC,
∵∠CEO+∠DCO=90°,∠DOE+∠DOC=90°,
∴∠CEO=∠DOE,
∴DE=DO,
∴DE=CD,
∵PD=DQ,
∴四邊形PEQC是平行四邊形,
又∠ACB=90°,
∴四邊形PEQC是矩形;

(4)解:∵DO=DC,
∴點D在線段OC的垂直平分線上,
∴其運動路徑為CO的垂直平分線與AC、BC交點之間的線段,即為為Rt△ABC斜邊AB的中位線,
∴點D運動的路徑長=AB=2
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三角形的面積,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矩形的判定,點的運動軌跡等知識,綜合性較強,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4、已知Rt△ABC∽Rt△A′B′C′,∠C=∠C′=90°,且AB=2A′B′,則sinA與sinA′的關系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1、已知Rt△ABC中,c=25,a:b=3:4,則a=
15
,b=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Rt△ABC中,∠C=90°,AC=8cm,BC=6cm.則其內心和外心之間的距離是( 。
A、10cm
B、5cm
C、
5
cm
D、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Rt△ABC的兩條直角邊的長度分別為5cm,12cm,則其斜邊上的中線長為
6.5
6.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個單位的正方形.Rt△ABC 的頂點在格 點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后,點A的坐標為(-4,0),點B的坐標為(-1,0).已知Rt△ABC和Rt△A1B1C1關于y軸對稱,Rt△A1B1C1和Rt△A2B2C2關于直線y=-2軸對稱.
(1)試畫出Rt△A1B1C1和Rt△A2B2C2,并寫出A1,B1,C1,A2,B2,C2的坐標;
(2)請判斷Rt△A1B1C1和Rt△A2B2C2是否關于某點M中心對稱?若是,請寫出M點的坐標;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