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數(shù)軸上的三點A、B、C所對應的數(shù)a、b、c滿足a<b<c、abc<O和a+b+c=O.那么線段AB與BC的大小關系是


  1. A.
    AB>BC
  2. B.
    AB=BC
  3. C.
    AB<BC
  4. D.
    不確定的
A
分析:先根據(jù)a<b<c、abc<O和a+b+c=O判斷出a、b、c的符號及關系,再根據(jù)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比較出線段AB與BC的大小即可.
解答:∵a<b<c,abc<O,a+b+c=O,
∴a<0,b>0,c>0,|a|=b+c,
∴AB=|a-b|=b-a>|a|,BC=b-c<|a|,
∴AB>BC.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比較線段的長短及數(shù)軸的特點,根據(jù)題意判斷出a<0,b>0,c>0,|a|=b+c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數(shù)軸上有三點A、B、C,AB=
1
2
AC,點C對應的數(shù)是200.
(1)若BC=300,求點A對應的數(shù);
(2)如圖2,在(1)的條件下,動點P、Q分別從A、C兩點同時出發(fā)向左運動,同時動點R從A點出發(fā)向右運動,點P、Q、R的速度分別為10單位長度每秒、5單位長度每秒、2單位長度每秒,點M為線段PR的中點,點N為線段RQ的中點,多少秒時恰好滿足MR=4RN(不考慮點R與點Q相遇之后的情形);
(3)如圖3,在(1)的條件下,若點E、D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800、0,動點P、Q分別從E、D兩點同時出發(fā)向左運動,點P、Q的速度分別為10單位長度每秒、5單位長度每秒,點M為線段PQ的中點,點Q在從是點D運動到點A的過程中,
3
2
QC-AM的值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求其值;若不變,請說明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已知數(shù)軸上有三點A、B、C,AC=2AB,點A對應的數(shù)是400.

(1)若AB=600,求點C到原點的距離; 
(2)在(1)的條件下,動點P、Q分別從C、A同時出發(fā),其中P、Q向右運動,R向左運動如圖2,已知點Q的速度是點R速度2倍少5個單位長度/秒,點P的速度是點R的速度的3倍,經(jīng)過20秒,點P、Q之間的距離與點Q、R的距離相等,求動點Q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數(shù)軸上的三點A、B、C所對應的數(shù)a、b、c滿足a<b<c、abc<O和a+b+c=O.那么線段AB與BC的大小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數(shù)學教研室 題型:013

已知數(shù)軸上的三點A、BC分別表示有理數(shù)a,1,-1,那么|a+1|表示(。

AA、B兩點的距離           

BA、C兩點的距離

CA、B兩點到原點的距離之和     

DAC兩點到原點的距離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