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清遠)如圖,直線y=x-3于x軸、y軸分別交于B、C;兩點,拋物線y=x2+bx+c同時經(jīng)過B、C兩點,點A是拋物線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若點P在線段BC上,且S△PAC=S△PAB,求點P的坐標.

【答案】分析:(1)根據(jù)直線y=x-3于x軸、y軸分別交于B、C,求得點B、C的坐標,然后將它們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得b、c的值,進而確定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由于△PAC、△PAB同高不等底,它們的面積比等于底邊的比,根據(jù)它們的面積關系即可得到PB=2PC,即PB:BC=2:3,易證得△BMP∽△BO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及線段OC的長,即可求得OM的長即P點的縱坐標,然后將其代入直線BC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得點P的坐標.
解答:解:(1)∵點B在x軸上,
∴0=x-3,
∴x=3,
∴點B的坐標為(3,0);
∵點C在y軸上,
∴y=0-3=-3.
∴點C的坐標為(0,-3);(1分)
∵拋物線y=x2+bx+c經(jīng)過B(3,0)、C(0,-3),

解得:b=-2,c=-3;(3分)
∴此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y=x2-2x-3.(4分)

(2)解法一:
過點P作PM⊥OB于點M;
∵點B的坐標為(3,0),點C的坐標為(0,-3)
∴OB=3OC=3(5分)
∵S△PAC=S△PAB
∴S△PAB=S△ABC;(6分)
∵S△ABC=×AB×OC,S△PAB=×AB×PM,
×AB×PM=××AB×OC,
∴PM=OC=2;(7分)
解法二:也可以先求出AB=4,再求△ABC的面積,然后利用S△PAB=S△ABC求出PM的長.
求點P有兩種以上的解法:
法一:由于點P在第四象限,可設點P(xP,-2);
∵點P在直線y=x-3上,
∴-2=xP-3,
∴xP=1;(7分)
∴點P的坐標為(1,-2).(8分)
法二:∵PM⊥OB,OC⊥OB,
∴PM∥OC;
,
∴BM=×3=2;(7分)
∴OM=1
∴點P的坐標為(1,-2).(8分)
(說明:其它解法可參照上述給分)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確定以及圖形面積的求法,熟練掌握三角形面積的求法,能夠?qū)⑷切蔚拿娣e比轉(zhuǎn)換為線段的比例關系是解決(2)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廣東省清遠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清遠)如圖,直線y=x-3于x軸、y軸分別交于B、C;兩點,拋物線y=x2+bx+c同時經(jīng)過B、C兩點,點A是拋物線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若點P在線段BC上,且S△PAC=S△PAB,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圓》(1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清遠)如下圖,在⊙O中,點P在直徑AB上運動,但與A、B兩點不重合,過點P作弦CE⊥AB,在上任取一點D,直線CD與直線AB交于點F,弦DE交直線AB于點M,連接CM.
(1)如圖1,當點P運動到與O點重合時,求∠FDM的度數(shù).
(2)如圖2、圖3,當點P運動到與O點不重合時,求證:FM•OB=DF•M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1)(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清遠)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ODA=90°,AC=10cm,BD=6cm,則AD的長為( )

A.4cm
B.5cm
C.6cm
D.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廣東省清遠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清遠)如圖,在菱形ABCD中,∠A=60°,E、F分別是AD、CD上的兩點,且AE=DF.
求證:△ABE≌△DB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