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過正五邊形ABCDE的頂點A作直線l∥BE,則∠1的度數(shù)為

A.30°      B.36°      C.38°       D.45°

 

【答案】

B

【解析】

試題分析:∵ABCDE是正五邊形,∴∠BAE=(5﹣2)×180°÷5=108°。

∵AB=AE,∴∠AEB=(180°﹣108°)÷2=36°。

∵l∥BE,∴∠1=∠AEB=36°。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邊長為2的正五邊形ABCDE內(nèi)接于⊙O,AB、DC的延長線交于點F,過點E作EG∥CB交BA的延長線于點G.精英家教網(wǎng)
(1)求證:AB2=AG•BF;
(2)證明:EG與⊙O相切,并求AG、B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煙臺)(1)問題探究
如圖1,分別以△ABC的邊AC與邊BC為邊,向△ABC外作正方形ACD1E1和正方形BCD2E2,過點C作直線KH交直線AB于點H,使∠AHK=∠ACD1作D1M⊥KH,D2N⊥KH,垂足分別為點M,N.試探究線段D1M與線段D2N的數(shù)量關系,并加以證明.
(2)拓展延伸
①如圖2,若將“問題探究”中的正方形改為正三角形,過點C作直線K1H1,K2H2,分別交直線AB于點H1,H2,使∠AH1K1=∠BH2K2=∠ACD1.作D1M⊥K1H1,D2N⊥K2H2,垂足分別為點M,N.D1M=D2N是否仍成立?若成立,給出證明;若不成立,說明理由.
②如圖3,若將①中的“正三角形”改為“正五邊形”,其他條件不變.D1M=D2N是否仍成立?(要求:在圖3中補全圖形,注明字母,直接寫出結(jié)論,不需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青島模擬)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正多邊形,現(xiàn)以正六邊形為例再介紹與正多邊形相關的幾個概念.如正六邊形ABCDEF各邊對稱軸的交點O,又稱正六邊形的中心,其中OA稱正六邊形的半徑,通常用R表示,∠AOB稱為中心角,顯然.提出問題:正多邊形內(nèi)任意一點到各邊距離之和與這個正多邊形的半徑R和中心角有什么關系?
探索發(fā)現(xiàn):
(1)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正多邊形--正三角形入手.
如圖①,△ABC是正三角形,半徑OA=R,∠AOB是中心角,P是△ABC內(nèi)任意一點,P到△ABC各邊距離分別為h1、h2、h3 ,確定h1+h2+h3的值與△ABC的半徑R及中心角的關系.
解:設△ABC的邊長是a,面積為S,顯然S=
1
2
a(h1+h2+h3
O為△ABC的中心,連接OA、OB、OC,它們將△ABC分成三個全等的等腰三角形,過點O作OM⊥AB,垂足為M,Rt△AOM中,易知
OM=OAcos∠AOM=Rcos
1
2
∠AOB=Rcos
1
2
×120°=Rcos60°,
AM=OAsin∠AOM=Rsin
1
2
∠AOB=Rsin
1
2
×120°=Rcos60°
∴AB=a=2AM=2Rsin60°
∴S△AOB=
1
2
AB×OM=
1
2
×2Rsin60°•Rcos60°=R2sin60°cos60°
∴S△ABC=3S△AOB=3R2sin60°cos60°
1
2
a(h1+h2+h3)=3R2sin60°cos60°
即:
1
2
×2Rsin60°(h1+h2+h3)=3R2sin60°cos60°
∴h1+h2+h3=3Rcos60°
(2)如圖②,五邊形ABCDE是正五邊形,半徑是R,P是正五邊形ABCDE內(nèi)任意一點,P到五邊形ABCDE各邊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參照(1)的探索過程,確定h1+h2+h3+h4+h5的值與正五邊形ABCDE的半徑R及中心角的關系.
(3)類比上述探索過程,直接填寫結(jié)論
正六邊形(半徑是R)內(nèi)任意一點P到各邊距離之和 h1+h2+h3+h4+h5+h6=
6Rcos30°
6Rcos30°

正八邊形(半徑是R)內(nèi)任意一點P到各邊距離之和 h1+h2+h3+h4+h5+h6+h7+h8=
8Rcos22.5°
8Rcos22.5°

正n邊形(半徑是R)內(nèi)任意一點P到各邊距離之和  h1+h2+…+hn=
nRcos
180°
n
nRcos
18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參加汽車駕駛培訓,在實際操作考試時,被要求進行啟動加速、勻速運行、制動減速三個連貫過程,在加速和減速運動過程中,路程和速度均滿足關系s=v0t+
12
at2
,v0為加速或減速的起始速度,加速時a為正,減速時a為負,勻速時a=0,加速或減速t秒后的瞬時速度v=v0+at,小明在操作中瞬時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OA為勻加速,AB為勻速,BC為勻減速.
(1)若減速過程與加速過程完全相反,即BC與OA關于AB的中垂線成軸對稱,求BC的解析式.
(2)當0≤t≤300時,求汽車行駛的路程s與時間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汽車行駛t秒后,
①若經(jīng)途中D點,過點D作垂線交AB于點E,試證明汽車行駛的路程恰等于四邊形OAED的面積.
②若汽車行駛至M點,過點M做垂線交BC于點N,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否等于五邊形OABNM的面積呢?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山東煙臺卷)數(shù)學(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1)問題探究
如圖1,分別以△ABC的邊AC與邊BC為邊,向△ABC外作正方形ACD1E1和正方形BCD2E2,過點C
作直線KH交直線AB于點H,使∠AHK=∠ACD1作D1M⊥KH,D2N⊥KH,垂足分別為點M,N.試探究線段D1M與線段D2N的數(shù)量關系,并加以證明.
(2)拓展延伸
①如圖2,若將“問題探究”中的正方形改為正三角形,過點C作直線K1H1,K2H2,分別交直線AB于點H1,H2,使∠AH1K1=∠BH2K2=∠ACD1.作D1M⊥K1H1,D2N⊥K2H2,垂足分別為點M,N.D1M=D2N是否仍成立?若成立,給出證明;若不成立,說明理由.
②如圖3,若將①中的“正三角形”改為“正五邊形”,其他條件不變.D1M=D2N是否仍成立?(要求:在
圖3中補全圖形,注明字母,直接寫出結(jié)論,不需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