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甲是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實驗,圖乙是某教師的改進(jìn)實驗:將一小塊含鐵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滿水的長直玻璃管內(nèi).當(dāng)長直玻璃管豎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頂端的小磁鐵,小重物開始下落,分別測得小重物到達(dá)15厘米、30厘米、45厘米處所用的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距離/cm 時間/s 實驗次數(shù) |
15 |
30 |
45 |
1 |
1.00 |
1.92 |
2.82 |
2 |
0.99 |
1.94 |
2.80 |
3 |
0.96 |
1.90 |
2.78 |
(1)該測物體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
.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不考慮實驗誤差),從最高處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過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3)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實驗時整個下落過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采用了下列兩種計算方法:
方法1:v=
=
=…
方法2:v=
=[
+
+
]÷3=…
以上兩次計算方法正確的是
.
(4)在甲實驗中,要使鉛筆在桌面上滾動的平均速度變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寫出一點即可)
;
(5)與甲實驗相比,乙實驗具有能保證物體做直線運動、便于觀察實驗過程等優(yōu)點,但還有繼續(xù)改進(jìn)之處,你的改進(jìn)建議是
(寫出一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