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硬質杠桿AOB上掛一重物G,O為支點,請你在杠桿AOB上作出使重物在圖示位置靜止時的最小力F及力臂L;

(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2018年5月21日凌晨,“鵲橋”號中繼星在我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升空(如圖所示)。地面控制中心通過_______波向它發(fā)出指令,這種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為_______m/s,“鵲橋”號中繼星在隨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動能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U恒定不變。某同學連接了如圖所示部分電路。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甲電路連接_____________;

(2)電路連接后,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該滑到_____(填“左”或“右”)端;

(3)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5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小燈泡燈絲的電阻值為_____Ω;

(4)某小組的同學分別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為U1、I1,結果發(fā)現他們實驗時誤將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但也能算出電阻的阻值,其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當開關S1、S2閉合,甲、乙兩表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之比U甲:U乙=4:1;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若甲、乙兩表均為電流表時,兩表的示數之比為( )

A. 4:3 B. 3:2 C. 3:4 D. 3: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吉林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測試卷·物理 題型:實驗題

某班物理興趣小組“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 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將同一物體逐漸浸入到密度為ρ0的液體中,并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的密度相同時,_____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甲、丙、丁可初步得出結論:同一物體所受浮力與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2)小謙同學在進行丁步驟實驗時,物體接觸并擠壓了容器底部,他測得的物體浮力比真實值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若裝液體的燒杯底面積為100cm2,不計燒杯厚度,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后,如圖丙圖所示,燒杯對桌面的壓強比沒放入物體時增加了_____Pa。

(4)小文同學利用此密度為ρ0的液體測出了金屬塊B的密度,他具體操作如下:

甲 乙 丙

①邊長為a的正方體木塊A放入裝有適量該液體的燒杯中,待其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有3/5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圖中圖甲,則木塊A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_____(用ρ0,a等相關的物理量表示)。

②將B物體放在木塊中央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液面的高度為h1,如圖中圖乙。

③用體積可忽略不計的細線將物體B系在木塊A中央,放入液體中靜止后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液面高度h2,如圖中圖丙。

④則B物體的密度ρB=___(用ρ0,a,h1,h2等相關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吉林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測試卷·物理 題型:填空題

某家庭電路的部分電路如圖所示,其中甲、乙兩處裝電路元件。

(1)如果要將電燈和開關分別接入電路,則電燈應接在_________處。

(2)保險絲易熔斷,是因為保險絲電阻率大,且熔點比電線芯_____(選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吉林省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測試卷·物理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中點滑向最右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電路的總電阻變大

B. V示數變大

C. 電路的總功率變大

D. A1表示數與A2示數之差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陜西省畢業(yè)學業(yè)考試全真模擬測試卷理化合卷物理部分 題型:填空題

星期天小明和家人到黃河濕地參觀,小明在車上用塑料吸管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喝,這是利用________的作用喝到牛奶的。小明喝完牛奶拿出一本故事書看起來!扒屣L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所述清風能翻書,是風使捧在手里的書本上表面空氣流動速度變大,導致書本上表面壓強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B.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D. 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