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重3N,底面積是200cm2,內(nèi)裝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體木塊B重5N,邊長為10cm,被一體積可以忽略的細(xì)線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圖所示,拉直的細(xì)線長為L=5cm,受到拉力為1N.(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木塊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
(3)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大?

分析 (1)對木塊做受力分析,向上的是浮力,向下受到了自身的重力和細(xì)線的拉力,即F=G+F;
(2)根據(jù)求得的木塊B受到的浮力,利用F=ρgV變形可求得排開水的體積,然后可知木塊浸入水的深度,再加上拉直的細(xì)線長,即為水的深度,利用p=ρgh可求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3)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木塊和水受到的總重力,再利用p=$\frac{F}{S}$可求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解答 解:
(1)木塊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
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木塊B受到的浮力:F=GB+F=5N+1N=6N;
(2)由F=ρgV可得,排開水的體積:
V=$\frac{{F}_{浮}}{ρg}$=$\frac{6N}{1.0×1{0}^{3}kg/{m}^{3}×10N/kg}$=6×10-4m3,
木塊的底面積S=0.1m×0.1m=1×10-2m2
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h′=$\frac{{V}_{排}}{{S}_{木}}$=$\frac{6×1{0}^{-4}{m}^{3}}{1×1{0}^{-2}{m}^{2}}$=0.06m=6cm,
則水的深度h=h′+L=6cm+5cm=11cm=0.11m,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p=ρgh=1.0×103kg/m3×10N/kg×0.11m=1.1×103Pa;
(3)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
V=Sh-V=200×10-4m2×0.11m-6×10-4m3=1.6×10-3m3,
由ρ=$\frac{m}{V}$可得,水的質(zhì)量:
mV=1.0×103kg/m3×1.6×10-3m3=1.6kg,
水的重力:G=mg=1.6kg×10N/kg=16N,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木塊和水受到的總重力,
即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A+GB+G=3N+5N+16N=24N,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frac{F}{{S}_{容}}$=$\frac{24N}{200×1{0}^{-4}{m}^{2}}$=1200Pa.
答:(1)木塊B受到的浮力是6N;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1.1×103Pa;
(3)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1200P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和液體壓強公式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求“水的深度“,是一道難度較大的題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百米賽跑時,甲、乙運動員從同一起跑線同時起跑,某時刻位置如圖所示,可知運動較快的是乙,你這樣判斷的理由是相同時間內(nèi),乙運動的距離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和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FA、FB的關(guān)系是( 。
A.PA<PB FA=FBB.PA=PB FA>FBC.PA>PB FA=FBD.PA>PB 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狀可改變的水透鏡,并利用水透鏡探究“透鏡成像”,如圖所示.

(1)圖甲中,從形狀上可以判別此時的水透鏡是凸(凹/凸)透鏡.研究小組對水透鏡中繼續(xù)注入少許水,發(fā)現(xiàn)焦點左移,抽出少許水后,焦點右移;并測得了水透鏡的多個焦距值.這一現(xiàn)象說明水透鏡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鏡的焦距越小(大/。
(2)如圖乙,在光具座上固定好蠟燭和水透鏡,此時物距為20.0cm,移動光屏到如圖的位置獲得了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放大(放大/縮小)的實像.
(3)保持蠟燭和水透鏡的位置不變,利用甲圖裝置測量水透鏡的焦距,并在乙圖中進行透鏡成像實驗.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次數(shù)焦距f/cm像距/v/m$\frac{1}{f}$/m-1$\frac{1}{v}$m-1
115.060.06.71.7
212.030.08.33.3
320.010.05.0
48.013.012.57.7
55.06.720.015.0
A.表格中,第3次實驗時水透鏡的焦距是10cm.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當(dāng)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不變,像的大小跟焦距有關(guān).
B.如圖丙,作出$\frac{1}{f}$和$\frac{1}{v}$的關(guān)系圖象.
C.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和圖象,寫出v和f的關(guān)系是v=$\frac{f}{1-5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華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中:
(1)他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所示,則該透鏡的焦距為11.5cm.
(2)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yīng)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節(jié)到同一高度上.將蠟燭放在焦點以外時,都可以在光屏上成實像(選填“實”或”虛”).
(3)利用該透鏡可制作遠(yuǎn)視眼鏡(選填“遠(yuǎn)視”或“近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能直接測量長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B.溫度計C.電子秤D.秒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磁敏電阻R的阻值隨磁場的增強而明顯減。畬⒙菥管一端靠近磁敏電阻R,閉合開關(guān)S1、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螺線管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
B.當(dāng)R1的滑片向左滑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C.當(dāng)R1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
D.在螺線管中插入鐵芯,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作圖題
(1)根據(jù)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圖中需框內(nèi)畫出適當(dāng)類型的透鏡(圖1).
(2)請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時燈泡變亮(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guān)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壩建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是由于水對壩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飛機的機翼能獲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體速度越大壓強越小的原理
C.大氣壓強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刀刃磨得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