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物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前進.
(2)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和總時間的比值,用公式v=
計算;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有兩種方法:①相同時間內(nèi),比較通過的路程,路程大的速度大;
②相同路程內(nèi),比較所用的時間,時間短的速度大;
(4)當(dāng)兩個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時,判斷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要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
以速度大的物體為參照物,速小的物體運動的方向就與它相反.
解答:解:(1)小明從臺上躍入水中之前,身體具有一定的速度,落入水中后,由于慣性仍會向前運動.
(2)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和總時間的比值,
∴小明游泳的平均速度:v=
=
=1.25m/s=4.5km/h;
(3)在比賽中,小強和小明同時出發(fā),小強看到小明游在最前面,說明相同時間內(nèi),小明通過的路程大;
到達終點時,他們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50m,小明用的時間少,小明游得快.
(4)小明和另一名同學(xué)甲同時向東游,小明的速度是1.25m/s,另一名同學(xué)甲比小東慢0.05m/s,
和小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因此以小明為參照物,另一名同學(xué)是向西運動的.
故答案為:(1)小明具有慣性;(2)1.25;(3)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4)小明.
點評:本題綜合性比較強,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力只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需要慣性來維持;
(2)計算物體的平均速度時,要把握好總路程和總時間,包括中途耽擱的時間;
(3)兩個物體同向運動時,如果速度快慢不一樣,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物體就會做反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