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位著名短跑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測得前50米用時7s,后50米用時5s,分別計算該運動員在前50m,后50m和百米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分析 (1)已知前、后段路程和通過前、后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根據(jù)v=$\frac{s}{t}$計算平均速度;
(2)已知跑百米,根據(jù)題意計算出通過全程所用的總時間,根據(jù)v=$\frac{s}{t}$計算平均速度.

解答 解:(1)已知運動員前50m,所用時間為7s,
則前50m的平均速度為:v1=$\frac{{s}_{1}}{{t}_{1}}$=$\frac{50m}{7s}$≈7.1m/s;
(2)已知運動員后50m,所用時間為5s,
后50m的平均速度為:v2=$\frac{{s}_{2}}{{t}_{2}}$=$\frac{50m}{5s}$=10m/s;
(3)百米全程用時:t=t1+t2=7s+5s=12s,
則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frac{s}{t}$=$\frac{100m}{12s}$≈8.3m/s.
答: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別是7.1m/s、10m/s、8.3m/s.

點評 在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時,必須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絕對不是兩個速度的平均值.注意公式的熟練運用,常見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4.5V且保持不變,R1兩端的電壓為3V,R2的阻值為5Ω,求:
(1)R2兩端的電壓為U2;
(2)通過R2的電流I2;
(3)R1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某同學用一把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他的測量方法如下圖所示,圖中A是他觀察讀數(shù)時眼睛的位置,請指出這位同學測量中的四個錯誤之處:
(1)使用了磨損的零刻度線.
(2)刻度尺沒有放正.
(3)刻度線沒有貼近被測物體.
(4)讀數(shù)的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相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剛從游泳池出來,被風一吹感覺很冷,為什么?
蒸發(fā)是汽化吸熱 過程,加快液體表面空氣流速可以加快蒸發(fā).從游泳池出來,身上的水分開始蒸發(fā),風一吹加快了人體表面空氣流速 從而加快了蒸發(fā)所以人感到冷.
(2)寒冷的冬天,掛在室外的濕衣服會結(jié)冰,但結(jié)冰的衣服最后也會干,這是冰發(fā)生升華 現(xiàn)象的緣故.
(3)三個實驗小組探究“石蠟熔化規(guī)律”“海波熔化規(guī)律”“水的沸騰”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時間0123456
甲溫度/℃9797.59899999999
乙溫度/℃35404550556166
丙溫度/℃46474848484849
根據(jù)記錄你判斷:甲是水,乙是石蠟,丙是海波.
(4)在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讀數(shù)是5℃,放入沸水中是95℃,再放入另一種液體中,讀數(shù)是23℃,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是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5.某人站在地面上拉動繩子提升重物,用筆畫線代替繩子,畫出下列滑輪組的繩子的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看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階,則與這四個音階相對應的瓶子的序號是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響度大
B.“尖聲細嗓”指的是音調(diào)高
C.“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調(diào)高
D.“輕聲慢語”指的是音調(diào)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驗電器的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2.4m=2.4×10-3km=2400mm=2.4×109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