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圖所示),發(fā)現(xiàn)驗電器的兩個金屬箔片張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毛皮和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電子

B. 毛皮和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橡膠棒得到電子

C. 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是因為帶了異種電荷

D. 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電子向橡膠棒轉(zhuǎn)移

【答案】B

【解析】

(1)摩擦起電實質(zhì)是電荷的轉(zhuǎn)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強,得到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弱,失去電子帶正電。

(2)驗電器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3)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當接觸驗電器上端的金屬球時,橡膠棒上的電子會轉(zhuǎn)移到驗電器上。

解答:A、摩擦起電現(xiàn)象是通過摩擦的方式使電荷發(fā)生了轉(zhuǎn)移,而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子;故A錯誤;

B、毛皮和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橡膠棒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強,容易得到電子帶負電,故B正確;

C、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是因為帶了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C錯誤;

D、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有多余電子,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電子由驗電器向橡膠棒轉(zhuǎn)移,故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要測量某電阻的阻值,實驗桌上有下列器材:電流表A(0﹣0.6A),電壓表V(0﹣3V),電源4.5V,滑動變阻器R,開關,導線,待測電阻Rx(約6Ω左右).實驗要求:多測幾組數(shù)據(jù)且兩電表都不能超過其量程.

(1)根據(jù)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連接好.

(2)實驗時,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 A.

(3)在連接電路時,有R1(12Ω 1A)和R2(3Ω 2A)兩種滑動變阻器,要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應選 (填R1或R2).

(4)小華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進行了三次測量,三次測出的電阻分別為5.9Ω、6.1Ω、6.3Ω并不相等,為減小實驗誤差,該電阻的真實值更接近于 Ω.

(5)將上述實驗中的電阻換成小燈泡,用同樣的方法測小燈泡的電阻,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小燈泡兩端電壓越低,小燈泡的電阻越小,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某同學準備自己動手制成彈簧測力計,它們選了A、B兩種規(guī)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的圖像,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 ,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用彈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所連接的實物圖,各元件及連接均完好但不完整。

1請在圖甲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選填“A”或“B端。

3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記錄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shù),進行多次實驗,繪制出I—U圖象,如圖乙中a所示,根據(jù)圖象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___。這個實驗過程運用的主要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

4將電阻換成小燈泡,重復上述實驗,繪制出I—U圖象,如圖乙中b所示,則根據(jù)圖象得出結論:當電燈兩端的電壓變小,通過燈絲的電流變小,燈絲的電阻_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庭常用的電吹風既能吹冷風又能吹熱風。下列電路中最符合電吹風工作要求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當S1、S2都閉合時,R1的電功率為25W,當把S2斷開時,R1的電功率為4W,則此時R2的電功率為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確定不規(guī)則物體重心的方法,將不規(guī)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木板受到的__力和_____力是一對平衡力,它們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就可以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ABCD______就是木板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質(zhì)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積是12cm2,則水對杯底部的壓強是 Pa,杯子對桌面的壓強是 Pa.(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附近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小明同學猜想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于是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研究。

(1)實驗中要使用彈簧測力計。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B.使用時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

C.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到“0”刻度線處

D.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超過最大測量值

(2)如圖甲所示是他第2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請將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填入表中的空格處。

次數(shù)

1

2

3

4

質(zhì)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0

______

3.0

4.0

(3)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重力隨質(zhì)量變化的圖象。

____

(4)由圖象可知:物體的重力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