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木塊浮在煤油中,露出體積的$\frac{1}{4}$,當它浮在另一種液體中時,露出體積的$\frac{1}{2}$,則木塊在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之比和煤油與這種液體密度之比分別是( 。
A.1:1,1:2B.1:1,2:3C.1:3,1:2D.3:1,3:2

分析 (1)由于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時,浮力與重力相等,據(jù)此即可求出受到的浮力之比.
(2)木塊都是漂浮在兩種液體上,則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gV,結(jié)合物體的重力G=ρgV求出密度之比.

解答 解:(1)同一木塊在這兩種液體中都處于漂浮,則F浮煤油=F浮液=G,
則木塊在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之比為:F浮煤油:F浮液=1:1;
(2)因木塊浮在煤油中,露出體積的$\frac{1}{4}$,則V煤油=V-V露煤油=V-$\frac{1}{4}$V=$\frac{3}{4}$V,
當它浮在另一種液體中時,露出體積的$\frac{1}{2}$,則V排液=V-V露液=V-$\frac{1}{2}$ V=$\frac{1}{2}$ V,
由于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F浮煤油=F浮液=G,
即:ρ煤油gV排煤油gV排液,
所以,$\frac{{ρ}_{煤油}}{{ρ}_{液}}$=$\frac{{V}_{排液}}{{V}_{排煤油}}$=$\frac{\frac{1}{2}V}{\frac{3}{4}V}$=$\frac{2}{3}$.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有關(guān)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在分析時,一定注意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合理的進行分析.本題考查物體的沉浮條件和浮力大小的計算,關(guān)鍵是判斷浸入的體積,這個地方容易出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所示,在一個玻璃鐘罩內(nèi)用細棉線掛一只手機,先用另一個電話撥打手機,可以聽到手機發(fā)出的響鈴聲,并能看到手機上的信號燈在閃爍.
(1)用抽氣設(shè)備抽鐘罩內(nèi)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音樂聲將會減。绻宴娬謨(nèi)空氣完全抽出我們將不能(能/不能)聽到聲音,實驗表明真空不能傳聲.該結(jié)論能(能/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
(2)在不停向外抽氣的過程中,有時還是能聽到微弱的鈴聲.請你分析原因是:①罩內(nèi)的空氣沒有抽凈  ②有繩連著外殼產(chǎn)生振動發(fā)出微弱聲音.
(3)聽不見聲音,但是手機仍然(沒有/仍然)發(fā)出響聲,能看見來電號碼,說明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先將白糖熔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糖漿,用勺舀起糖漿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繪制蝴蝶、魚等圖案,等石板上的糖漿放出(吸收/放出)熱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畫”,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糖畫”是因為光在“糖畫”表面發(fā)生了漫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利用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nèi)能的是( 。
A.
 哈氣取暖
B.
 加熱冰塊
C.
 彎折鐵絲
D.
 炒菜做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對聲現(xiàn)象的描述,應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B.“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jù)音調(diào)可以辨別人
C.“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聲
D.“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說明雪會使聲音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現(xiàn)象不能說明物體帶了電荷的是( 。
A.靠近帶負電的泡沫小球相吸引B.靠近不帶電的泡沫小球相吸引
C.靠近帶正電的泡沫小球相排斥D.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使箔片張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一只空瓶子裝滿水時總質(zhì)量為600g,裝滿酒精時總質(zhì)量是550g,則該空瓶的質(zhì)量是多少g?容積是多少ml?(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夏天,車內(nèi)開空調(diào)時,車窗的外 (填“內(nèi)”或“外”)表面有時會有一層小水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 (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下面是小星同學在利用一個未知焦距的凸透鏡,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所遇到的問題,請幫他將空缺部分補充完整.

(1)將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射向凸透鏡,得到如圖1所示的光路圖.則該凸透鏡焦距為10cm.
(2)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下表中.請分析:
實驗序號物距u/cm像距v/cm成像的性質(zhì)
13015倒立、縮小的實像
22516.7
320倒立、等大的實像
41530倒立、放大的實像
5
5
正立、縮小的虛像
①上表中實驗序號2所成像的性質(zhì),與實驗序號1的成像性質(zhì)相同.(選填實驗序號).
②實驗序號3中像距應為20cm.
③表中對成像性質(zhì)的填寫存在一處錯誤,請?zhí)顚懗龀霈F(xiàn)錯誤的實驗序號為5.
(4)把圖2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視網(wǎng)膜.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B
A.保持在原來位置
B.靠近透鏡
C.遠離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