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在A、B間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U恒定,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電阻絲用電阻符號表示).

(1)小明應該選擇序號為______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2)他正確選擇后,將電阻絲分別接入A、B間,閉合開關,觀察______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
(3)如果小明選擇序號為1、3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你認為______(選“可以”或“不可以”),你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分析:(1)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當研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的因素不變.
(2)電源電壓不變、燈泡電阻不變,接入電路的電阻不同,電路中電流變化,燈泡亮度不同,可觀察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或燈泡的亮暗來比較電阻的大。
(3)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控制導體的長度與橫街面積相同,1、3兩根電阻絲的橫截面積不同,不能用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
解答:解:(1)序號為2和4的電阻絲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相等,長度不同,可用它們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2)不同的電阻絲電阻不同,將電阻絲分別接入A、B間時,電路電流不同、燈泡的亮度不同,可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或燈泡的亮暗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
(3)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控制導體的長度與橫街面積相同,1、3兩根電阻絲的橫截面積不同,不能用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
故答案為:(1)2和4;(2)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或燈泡的亮暗;(3)不可以;它們的橫截面積不同.
點評:本實驗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是初中物理實驗中比較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例如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只要某個物理量跟幾個因素有關,就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本題主要考查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掌握,是一道比較好的實驗探究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33、為了探究電阻串聯(lián)的問題,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R1是電阻箱,R2是定值電阻,R1與R2串聯(lián)的總電阻(即等效電阻)用R表示.電流表測量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I,電壓表測量A、B兩點間的電壓U.小明通過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在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R跟電阻R1的關系:
R=R1+10Ω
R1 10 15 20 30 40 50
U/V 12 12 12 12 12 12
I/A 0.6 0.48 0.4 0.3 0.24 0.2
R/Ω 20 25 30 40 50 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為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評估方案時發(fā)現(xiàn):該電路只能得出一組電流、電壓數(shù)據(jù),
不能總結出電流隨電壓變化的規(guī)律.為了解決問題,同組的小云、小華和小強分別提出了自己的改進意見.
你認為誰的改進意見最好?
小云
小云
.理由是
便于實驗操作(或便于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總結規(guī)律)
便于實驗操作(或便于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總結規(guī)律)

(2)為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小明將電路中5Ω的定值電阻更換為10Ω的定值電阻,發(fā)現(xiàn)電阻兩端的電壓發(fā)生了變化,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應該是
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原來相同
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原來相同
,操作時應觀察
電壓表
電壓表
的示數(shù)(選填“電壓表”或“電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電流做功多少與電壓大小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
(1)小明將兩燈串聯(lián)的目的是
控制通過燈泡的電流相同
控制通過燈泡的電流相同
;所用的兩燈L1和L2規(guī)格是
不同
不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
(2)實驗時小明閉合開關,兩燈都發(fā)光,但燈L1較亮,燈L1兩端的電壓也較大,由此可得結論:
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時,電壓越大,電流做功越多
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時,電壓越大,電流做功越多

(3)小明還想探究電功與電流的關系,請你幫他設計電路.(電路圖畫在虛框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時,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

(1)如圖甲所示,當E、F在同一平面時,讓入射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
等于
等于
∠AON(“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
ON
ON
靠近;若光線沿BO入射,則經(jīng)鏡面反射后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可逆的
可逆的

(2)在乙圖中,把紙板向前或向后轉(zhuǎn)折,則在紙板F上都
不能
不能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
(1)先調(diào)整
下面
下面
鐵夾,(選填“上面”或”下面”)使石棉網(wǎng)處于適當?shù)母叨;再調(diào)整另一個鐵夾,使
溫度計
溫度計
處于適當?shù)母叨龋ㄟx填“燒杯”或“溫度計”)
(2)依據(jù)小明的探究方案,實驗探究過程中,除了選用相同規(guī)格的燒杯和酒精燈,還需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
質(zhì)量
質(zhì)量
、
初溫
初溫
相同.
(3)實驗探究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加熱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溫度/℃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食用油的溫度/℃ 30 32.5 35 37.5 40 42.5 47 47.5 50 52.5 55
在這些數(shù)據(jù)中,第
6
6
min食用油的溫度記錄錯誤,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加熱時間相同時,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
(填“高”或“低”).分析比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4min的數(shù)據(jù)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加熱的時間比食用油的
(填“長”或“短”),進而得出
的吸熱本領比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