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20V,且保持不變,已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5Ω,定值電阻R0為20Ω,小燈泡上標有“12V 12W”字樣,電流表量程為0~3A.求:

(1)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多少?

(2)當S閉合,S1、S2都斷開時,要使燈泡正常發(fā)光,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為多大? 滑動變阻器在lmin內(nèi)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3)當S、S1S2都閉合時,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到阻值為多少時,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小?這個最小功率是多少?

(4)當S、S1S2都閉合時,為了不損壞電流表,且使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多少?這個最大功率是多少?

【答案】(1)12Ω(2)480J(3)36W(4)40W

【解析】(1)燈泡電阻
(2)當S閉合,S1、S2都斷開時,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如圖所示:

;

燈泡正常發(fā)光時,UL=12V,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U-UL=20V-12V=8V,
因為P=UI,所以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能為W=UIt=8V×1A×60s=480J;(3)當S、S1、S2都閉合時,定值電阻R0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燈泡被短路,

;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即滑片在最左端時,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最小,此時: ;(4)當S、S1、S2都閉合時,定值電阻R0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燈泡被短路,電流表示數(shù)最大時,I最大=3A.通過R0的電流為,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為I′=I最大-I0=3A-1A=2A,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為P最大=UI最大=20V×3A=60W.

答:(1)燈泡的電阻是12Ω;(2)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8Ω;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能為480J;(3)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小是9W;(4)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10Ω,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60W.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電路中,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之比為13,則定值電阻R1R2= ;若將電阻R1、R2改接為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則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3月,日本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并引發(fā)了海嘯,對福島核電站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如圖甲所示.

(1)核電站是利用____能來發(fā)電的,其能量是原子核發(fā)生了核____(選填“裂變”或“聚變”);

(2)由于一系列的爆炸,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圍的人們處在核污染當中.圖乙中是核輻射標志的是_______

(3)為了給處于高溫中的核反應堆外殼降溫,消防員通過噴水的方法來有效降溫,這是用________的方法來改變內(nèi)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B. 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

C. 機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少

D. 一塊冰融化成水后,體積、密度、質(zhì)量和比熱容均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平面鏡不能做到的是( 。

A. 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B. 改變像的大小 C. 成正立的虛像 D. 制成潛望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多選)站在平靜的水池邊,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水中的云彩( 。

A.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B.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

C. 到水面的距離等于水深 D. 到水面距離等于天上云彩到水面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組成,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 繞核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溫度計,當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液柱的長度為10cm,當玻璃泡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液柱的長度為30cm,
(1)對于這支溫度計而言,外界溫度升高1℃時,液柱伸長多少cm?
(2)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液柱的長度為8cm,則現(xiàn)在溫度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