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塘沽區(qū)一模)某同學做“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所用電源電壓為6.0V,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1A”的字樣,另外還有電壓表、電流表、待測電阻、開關各一個和導線若干.該同學按圖正確連接電路,并把滑片調到正確位置.

(1)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shù)為2.0V,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0.2
0.2
A;
(2)移動滑片,當電流表示數(shù)為0.42A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那么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4.5
4.5
V;
(3)繼續(xù)實驗,發(fā)現(xiàn)電路中最大電流為0.56A,此時電壓表示數(shù)應為
6
6
V;
(4)根據(jù)以上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求得待測電阻R=
10.5
10.5
Ω.(計算電阻時,精確到0.1Ω)
分析:(1)開始時,滑動變阻器應在最大阻值處,即20Ω,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可得出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再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算出電路中的電流;
(2)讀取電壓表示數(shù)時,應先明確量程和分度值,再讀出結果;
(3)電路中電流最大,說明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0,因此,電壓表的示數(shù)就是電源電壓;
(4)利用歐姆定律算出三次測量的結果,再求出平均值,便是最終的電阻大。
解答:解:(1)最初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20Ω,其兩端的電壓=6V-2V=4V,故電路中的電流I1=
U
R
=
4V
20Ω
=0.2A;
(2)讀圖可知,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分度值為0.5V,示數(shù)為4.5V;
(3)電路中是流最大時,說明滑動變阻器阻值為0,則電壓所此時所測應為電源電壓,為6V;
(4)三次實驗的電阻值R1=
U1
I1
=
2V
0.2A
=10Ω;R2=
U2
I2
=
4.5V
0.42A
=10.7Ω;R3=
U3
I3
=
6V
0.56A
=10.7Ω.
則待測電阻最終的阻值R=
R1+R2+R3
3
=
10Ω+10.7Ω+10.7Ω
3
=10.5Ω.
故答案為:(1)0.2;(2)4.5;(3)6;(4)10.5.
點評:三次實驗,分別用不同的方法得出電壓或電流值的大小,有的依靠推理和計算,有的依靠讀圖,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識,值得我們去思考.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計算三次實驗的結果求電阻的平均值,這也是我們在這一實驗中必須要做的,不可忽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塘沽區(qū)一模)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斗機加油時,加油機和被加油戰(zhàn)斗機之間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塘沽區(qū)一模)安全氣囊是現(xiàn)代轎車上一項新技術,安裝在轎車方向盤內,當遇到特定情況下會“蹦”出來,以保護人體受硬物撞擊而受傷、那么,在轎車出現(xiàn)哪種情況下,它會“蹦”出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塘沽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塘沽區(qū)一模)在地鐵和火車站臺上等候車輛時,要求乘客離開站臺一米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塘沽區(qū)一模)下列社會實踐中的實例,不能用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