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平行光線通過后能夠會聚于一點的透鏡可能是(  )
A.平面鏡B.凸透鏡C.凹透鏡D.都不是
A、平面鏡只能改變光路,對光線既不會聚,也不發(fā)散,故不符合題意;
B、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平行光線通過后能夠會聚于一點,故符合題意;
C、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不能將平行光線通過后能夠會聚于一點,故不符合題意;
D、由于B是正確的,故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小麗用照相機對遠處的同學進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圖乙所示,若相機的焦距不變,要使底片的像如圖甲所示,則( 。
A.小麗離被拍同學的距離遠些,鏡頭要往前伸
B.小麗離被拍同學的距離近些,鏡頭要往后縮
C.小麗離被拍同學的距離遠些,鏡頭要往后縮
D.小麗離被拍同學的距離近些,鏡頭要往前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整體建筑外觀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設計,看似一個糧倉,又像一頂古代的禮冠,故被稱為“東方之冠”,完美詮釋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一游客在館前某處想拍攝館的全景像,但其發(fā)現在該位置無論如何調節(jié)調焦環(huán)都不能得到“東方之冠”的全景像,那么他該( 。
A.將相機向前移動,且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B.將相機向前移動,且減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C.將相機向后移動,且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D.將相機向后移動,且減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示,A是物體,A′是物體經過凸透鏡所成的像,試畫出凸透鏡的位置及焦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以下示例沒有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是( 。
A.顯微鏡B.望遠鏡C.潛望鏡D.放大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舞臺上用的一種追光燈,是由凸透鏡和點光源組成的.如果要產生平行的綠光,光源應放在凸透鏡的______處,凸透鏡上應貼______色的濾光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提出問題】杰倫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圖1甲),看到手指__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圖1乙),看到房屋______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上像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13.5縮小
3015縮小
2020等大
1530放大
10光屏上沒有像
8光屏上沒有像
(2)【進行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______有關.
【設計并進行實驗】(3)杰倫在圖2所示的光具座上,放置好蠟燭和透鏡后,并左右移動光屏始終得不到燭焰完整的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排除問題后,杰倫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右表所示.
【結論與應用】
(4)分析數據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小,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同時發(fā)現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越______.
(5)在照班級集體照時,攝影師發(fā)現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攝影師應使照相機______同學(選填“靠近”或“遠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透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凸透鏡,它能使光線______,另一類是凹透鏡,它能使光線______,老花眼鏡(遠視眼鏡)是______鏡.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當物體距透鏡15cm時,可以成一個倒立的、______、實像,當物體距透鏡5cm時,可以成一個正立的、放大的______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光學儀器觀察物體,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
用凸透鏡觀察自己的指紋,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B.
用凸透鏡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看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像
C.
用平面鏡觀察自己身后遠處的物體,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D.
用潛望鏡觀察遠處的物體,看到的是正立縮小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