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利用圖所示的光具座以及蠟燭、凸透鏡、光屏等器材,可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實驗時,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實驗器材,若光具座A處放置蠟燭(如圖所示),則C處應放置光屏(選填“凸透鏡”或“光屏”).器材正確放置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中央.
(2)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得到了如下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質(zhì)像距v/cm
13010倒立縮小實像15
22510倒立縮小實像16.7
31510倒立放大實像
41410倒立放大實像35
53012倒立縮小實像20
63015倒立等大實像30
①正確操作后表中實驗序號3的像距應為cm,此次像比實驗序號4的像。ㄟx填“大”或“小”).
②從數(shù)據(jù)可得到結(jié)論: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大,所成的實像像距越.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為了看清物體,人眼在由遠到近觀察物體時,晶狀體的焦距會變。ㄌ睢白兇蟆薄安蛔儭被颉白冃 保

分析 (1)此實驗中,應該依次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①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即可判斷;凸透鏡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
②人看遠處的物體時,入射光線從遠處來幾乎是平行的,看近處的物體時,入射光線幾乎是從一點發(fā)散出來的.所以當看遠處的物體時,晶狀體比較薄,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當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否則,像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

解答 解:(1)實驗時,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實驗器材,若光具座A處放置蠟燭(如圖所示),則B處放置凸透鏡,C處應放置光屏.器材正確放置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中央;
(2)①由序號1知,若物距u=30cm,則v=15cm,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若物距u=15cm,則像距應為v=30cm;3的像距應為30cm;從3到4過程中,即燭焰從遠處向透鏡靠近時,物距減小,則像距應增大,所以像會變大,故3的像比4的像;
②從數(shù)據(jù)可得到結(jié)論: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大,所成的實像像距越大;且看遠處的物體時,入射光線幾乎平行,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但看近處的物體時,如圖所示,入射光線比較發(fā)散,若晶狀體的焦距不變,則像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處的物體,就應該增大晶狀體的會聚功能,即使晶狀體的焦距變。
故答案為:(1)光屏;成像在光屏中央;(2)①30;   大;②大;變;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探究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考查了焦距的概念、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及對倒立實像的理解,要熟練掌握規(guī)律的內(nèi)容,做到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電動平衡車是一種時尚代步工具.當人駕駛平衡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平衡車勻速行駛時,相對于平衡車上的人,車是靜止的
B.平衡車的重力與地面對平衡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平衡車輪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車輪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關閉電機,平衡車仍繼續(xù)前進是由于其具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與燈絲電阻保持不變,燈泡L1、L2、L3的規(guī)格分別是“4V4W”、“6V 3W”和“6V 4W”,只閉合開關S2時,L1 的電功率為P.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閉合開關S3時,L2與L3電功率之比為3:4
B.只閉合開關S3時,L2電功率為8P
C.只閉合開關S1時,L1電功率為16P
D.開關都閉合時,L1與L3電功率之比為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我國航天技術已經(jīng)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1)巨型運載火箭將衛(wèi)星平地托起,直沖云天.火箭在加速上升過程中,機械能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個能量是由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能能轉(zhuǎn)化過來 的.它是利用向后噴出氣流而使自身受力前進的,這是運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由于地球在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zhuǎn),為節(jié)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應向偏東方向飛行(選 填:“偏東”或“偏西”).
(2)衛(wèi)星與火箭成功分離前,衛(wèi)星相對運載火箭是靜止的(填“靜止”或“運動”);
(3)衛(wèi)星發(fā)射后首先將被送入一個地球同步橢圓軌道,這一軌道離地面最近距離為 500 公 里,最遠為 7 萬公里,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行的過程中,衛(wèi)星的重力勢能將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速度將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圖(甲)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圖(乙)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用手快速反復彎折鐵絲數(shù)十次,鐵絲彎折處會發(fā)熱,鐵絲的內(nèi)能將增加(增加、減少).這個實驗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如圖所示,此時該溫度計的讀數(shù)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1)如圖1是小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是點燃的蠟燭,B是與A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
①實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確定了像的位置;
②實驗中拿掉B蠟燭,用白紙板放在其位置上,我們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在白紙板上看到A蠟燭的像;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它的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驗證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如圖2所示.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處,這時應向左(選填“左”或“右”)側(cè)移動光屏,才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ㄟx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清晰的實像.(選填“實”、或“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zhì)量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是2.5kg/m3 ;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密度僅為0.16mg/cm3,“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義是體積為1cm3的全碳氣凝膠質(zhì)量為0.16mg.一塊100cm3的“全碳氣凝膠”放在一朵花上,該“氣凝膠”的質(zhì)量為0.016g.實驗發(fā)現(xiàn)這種“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原狀,因此該物質(zhì)具有很高的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