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所示是某小組研究浮力問題的裝置圖,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面的問題

(1)A、B兩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之差等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2)比較B、C兩圖能說明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3)比較D、E圖可說明物體浸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

分析 分析各圖所代表的物理操作:
(1)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減去物體在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
(2)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根據(jù)(1)比較BC兩圖中物體受到浮力,分析不變的量與變化的量,研究浮力大小與變化量的關(guān)系;
(3)比較ADE得出兩次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研究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其它的因素相同,只改變浸入液體的深度.

解答 解:(1)A、B兩圖中測力計示數(shù)之差等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
(2)比較B、C圖可知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結(jié)合(1)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所以,比較B、C兩圖能說明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3)由A、D、E知,物體在酒精(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中受到的浮力相同,而排開液體的體積都等于物體的體積,但物體所處的深度不同,故得出:物體浸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
故答案為:(1)物體受到的浮力大;(2)排開液體的體積;(3)D、E.

點評 本題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體現(xiàn)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按題目要求作圖:

(1)請在圖A中根據(jù)標出的電流方向,從電池、電流表、電壓表三個元件符號中選出兩個,并分別填入電路的空缺處.
填入后同時達到如下要求:①閉合開關(guān),小燈泡L1和L2都能發(fā)光;②小燈泡L1和L2并聯(lián)連接.
(2)如圖B實物電路,在原圖上只改動一根導線,使電路稱為串聯(lián)電路,并使電壓表測量燈L2的電壓,在改動的導線上打“×”,然后重新連接.
(3)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C中電燈及控制電燈的開關(guān)接到家庭電路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任何物體都具有機械能B.任何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
C.任何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和機械能D.物體不一定具有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小明同學完成了下面的實驗:

(1)小明根據(jù)電路圖甲連接的實物圖乙.閉合開關(guān)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經(jīng)檢查,是由于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實物圖中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補畫出正確的連線.
(a)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關(guān)系”的實驗滑動變阻器除保護電路外,還有的改變電阻的電壓,多次測量,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jié)論作用.
(b)在探究“電流和電阻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定值電阻R1由10Ω換成5Ω時,接下來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yīng)向左(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若電源電壓為6V,R1的可選最大電阻為20Ω,為保證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2V,那么滑動變阻器R2阻值應(yīng)不小于40Ω.
(2)他做完實驗后,把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又完成了“測量額定電壓是2.5V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正確連接電路,閉合開關(guān),他發(fā)現(xiàn)小燈泡過亮,為了完成實驗,接下來他的操作是,立即斷開開關(guān),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diào)至最大值;再閉合開關(guān),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記下各組對應(yīng)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了如圖丙所示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是0.25A;額定功率是0.625W.燈絲的電阻是變化(填“變化”或“不變”)你認為造成結(jié)果的原因是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升高)而變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實驗桌上有光具座、蠟燭、光屏、焦距分別為15cm 和20cm的凸透鏡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正確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凸透鏡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鏡是L1,小明將光屏向右移動適當?shù)木嚯x,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鏡是L2,小明將光屏移到60 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鏡是L2,小明將光屏移到90 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是小紅她新買的電能表耗電一個月的表盤,此時電能表的讀數(shù)是114.5kW•h;若一度電0.55元,則她家本月要花費63元的電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測焦距:如甲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正對著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2)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要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的燃燒,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應(yīng)向上(選填“上”或“下”)移動光屏.
(3)如圖(乙)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在不改變蠟燭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把凸透鏡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上會再次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此成像規(guī)律常應(yīng)用在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上.如小明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蠟燭和凸透鏡固定不動,光屏向右(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才能接受到清晰的像.
(4)在如圖2所示,F(xiàn)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A′B′為物體AB的像,則物體A B在D
A.圖中Ⅰ區(qū)域,箭頭水平向右
B.圖中Ⅱ區(qū)域,箭頭水平向右
C.圖中Ⅱ區(qū)域,箭頭方向向左斜上方
D.圖中Ⅰ區(qū)域,箭頭方向向右斜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為了比較水和沙的吸熱能力,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的水和沙;
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煤油的初溫;
C.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
D.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沙的末溫.
(1)小明認為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裝入體積相同的水和沙子,應(yīng)改為裝入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2)步驟C,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水和沙吸收相同的熱量;
(3)步驟B和D是為了得出水和沙升高的溫度.
(4)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沙子(沙子/水)升高的溫度更快.
(5)小榮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剛開始加熱時,情況與(4)結(jié)論不符,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沒有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如圖,MN是空氣和玻璃的分界面,PQ垂直MN,入射光線AO與MN成50°角,BO垂直于CO,求:
(1)指出哪條線是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折射角和反射角是多少?
(3)標出MN左邊是空氣還是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