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今年5月18日,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對可燃冰實現(xiàn)安全可控開采。假設(shè)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180m3天然氣,(已知q天然氣=3×l07J/m3,在1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下).求:

(1)1m3可燃冰釋放出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2)若這些熱量用來加熱水,50%的熱量被水吸收,可將初溫為20攝氏度,質(zhì)量為2×l04kg的水加熱到多少℃?

【答案】(1)5.4×109J (2)52

【解析】

(1)由題知,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180m3天然氣,這些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Vq=180m3×3×107J/m3=5.4×109J;(2)由題知,水吸收的熱量:Q=50%Q=50%×5.4×109J=2.7×109J;由Q=cm(tt0)可得,水的末溫:t=t020℃52℃.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安裝成甲、乙兩種裝置,分別用FA、FB勻速提升重力為GA、GBA、B兩物體,不計繩重和摩擦。若GA>GB,則η_____η;若FA=FB,則GA_____GB.(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車輪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為了__________。小明同學(xué)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車,沒能推動,這時推力_____(選填大于、小于等于)汽車所受的阻力;正在減速行駛的汽車若受到的外力都同時消失,汽車將處于_____狀態(tài)。一汽車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以某一速度沖上粗糙的斜面,如圖所示,以長方體代替汽車,請畫出汽車所受力的示意圖(不考慮空氣阻力)。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家最近裝了一臺如圖所示的“光電互補型”太陽能熱水器,其參數(shù)如題圖所示。該熱水器晴天以吸收太陽能作為加熱方式,若長期處于陰雨天,還可改用電加熱方式。

(1)小明發(fā)現(xiàn)當(dāng)熱水器貯滿水時,第二天早上起來水溫比睡覺前低了5℃,則在晚上熱水器中的水放出了多少熱量?(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2)水放出的熱量相當(dāng)于多少m3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天然氣的熱值為8.4×107J/m3

(3)若在雨天使用電熱器將一滿箱水從20℃加熱到60℃,加熱器正常工作7h,則此熱水器的效率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車在公路上,分別從P、Q兩點同時同向運動,它們st圖象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經(jīng)過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v,P、Q間的距離為s,則( 。

A. vv,s=16m

B. vv,s=8m

C. vv,s=16m

D. vv,s=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麗家新買了一臺電熱水器,下表是該電熱水器的一些技術(shù)參數(shù).現(xiàn)將水箱中裝滿水,通電后正常工作40 min,水溫從25 ℃上升到45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求:

(1)水所吸收的熱量;

(2)電熱水器中電熱絲在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值;

(3)電熱水器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杠桿經(jīng)過調(diào)節(jié),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所使用的鉤碼重均為0.5N如圖所示,在A點懸掛兩個鉤碼,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 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 N;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則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三次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A,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F2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相同時,______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相同時,____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

(4)在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31.6 N,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增大到2N,此時的木塊A 所受滑動摩擦力為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