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
.如圖甲所示的鉛筆的長度是
5.50
5.50
cm.
(2)常用溫度汁是根據(jù)液體的
熱脹冷縮
熱脹冷縮
規(guī)律制成的.如圖乙所示的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
38.4
38.4
℃.
(3)電閃雷鳴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
光速大于聲速
光速大于聲速

小明同學(xué)用秒表測出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圖丙所示,則發(fā)生雷電處到他的距離是
2040
2040
 m.(光速是3×108m/s,聲音速度是340m/s)
分析:(1)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工具,根據(jù)分度值讀出示數(shù)的大。
(2)要常用的體溫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制成的.弄清楚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讀數(shù).
(2)在聲音的傳播中,聲音傳播必須有介質(zhì),而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讀出秒表的時間讀數(shù)t,根據(jù)s=vt算出距離.
解答:解:(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分度值是1mm,鉛筆的長度為5.50cm;
(2)體溫計的原理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制成的;體溫計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0.1℃.因此它的讀數(shù)為38℃+0.4℃=38.4℃;
(3)在電閃雷鳴的時候,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圖中所示秒表時間是6秒,說明雷聲從發(fā)生處傳播到小明處需要6秒時間,
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時間t=6s,發(fā)生雷電處距離s=vt=340m/s×6s=2040m
故答案為:(1)刻度尺;  5.50;(2)熱脹冷縮; 38.4;( 3)光速大于聲速;  2040m.
點評:此題考查了刻度的使用及讀數(shù)、溫度計的原理及讀數(shù)、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原因及路程的計算,是一道基礎(chǔ)應(yīng)用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
.圖1中鉛筆的長度是
5.50
5.50
cm.
(2)如圖2表示用排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則石塊的體積是
10
10
cm3.已知石塊的質(zhì)量為26g,則石塊的密度為
2.6
2.6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如圖甲所示的鉛筆的長度是______cm.
(2)常用溫度汁是根據(jù)液體的______規(guī)律制成的.如圖乙所示的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
(3)電閃雷鳴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______;
小明同學(xué)用秒表測出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圖丙所示,則發(fā)生雷電處到他的距離是______ m.(光速是3×108m/s,聲音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圖1中鉛筆的長度是______cm.
(2)如圖2表示用排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則石塊的體積是______cm3.已知石塊的質(zhì)量為26g,則石塊的密度為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廣東省江門市培英中學(xué)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圖1中鉛筆的長度是______cm.
(2)如圖2表示用排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則石塊的體積是______cm3.已知石塊的質(zhì)量為26g,則石塊的密度為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