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1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
(3)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填光學儀器).
(4)調(diào)整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2倍焦距,移動光屏,當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v=20cm時,在光屏上可以觀察到等大、倒立的實像.此時,用書遮住半個凸透鏡,像的大小有無變化?無;像的明暗程度有無變化?若有,怎樣變化?有,變暗.
(5)有位同學將近視眼鏡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2).取走眼鏡,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再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時,屏上的像又變清晰了.以上現(xiàn)象說明:
①近視眼將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 ②近視眼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
(6)另有一位同學將遠視眼鏡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移動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鏡,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要使屏上的像變清晰,應向遠離凸透鏡(選填“凸透鏡”.“遠離凸透鏡”或“豎直向下”)方向移動光屏,因為遠視眼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7)當燭焰離凸透鏡5cm時,光屏上沒有像,但透過凸透鏡能看到虛像.當蠟燭逐漸消耗而變短,若要使燭焰的像依然成在光屏中央,可將凸透鏡向下移動.(填“上”或“下”)

分析 (1)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稱為焦點,而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稱為焦距.
(2)在實驗中,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當物距介于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時,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4)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等大的倒立的實像;凸透鏡成像光的折射現(xiàn)象,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物體的實像;用紙遮住凸透鏡的一半,折射光線減半,會聚成像的大小不變,像的亮度減弱.
(5)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在眼球在前后主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到達視網(wǎng)膜時已經(jīng)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
(6)遠視眼鏡即為凸透鏡,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凸透鏡,就能使來自近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
(7)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會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但不會在光屏上成像;根據(jù)光線過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判斷蠟燭變短后,像的移動方向.

解答 解:(1)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該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透鏡的距離叫焦距,所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2)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物距介于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所呈像為放大、倒立的實像.幻燈機這一光學器件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4)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時,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一個物體有無數(shù)個點組成,任何一個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shù)條光線,無數(shù)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shù)條折射光線,用紙遮住凸透鏡的一半,折射光線減半,會聚成像的大小不變,像的亮度減弱.
(5)近視眼的成因是將物體的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前,近視眼鏡即為凹透鏡,利用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就能使來自遠處的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通過以上實驗說明: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辦法.
(6)因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使遠視眼看物體時使來自近處的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當用遠視眼鏡時,會將像向凸透鏡靠近,如拿走,必須使光屏遠離凸透鏡才可.
(7)此時物距為5cm,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在光屏上不成像;蠟燭變短后,燭焰的位置向下移動,根據(jù)光線過透鏡的光心不改變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動,可以將凸透鏡向下移動,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為:(1)10.0;(2)同一高度;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3)放大;投影儀;(4)20cm;等大;無;有,變暗;(5)①近視眼將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②近視眼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6)遠離凸透鏡;會聚;(7)沒有像;虛;下.

點評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涉及四個方面:物距與焦距的關系;成像性質(zhì);像距與焦距的關系;應用.告訴其中的一個方面可以確定另外三個方面.在此題中就是告訴了物距與焦距的關系,來確定成像性質(zhì)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中秋節(jié)放假某人從甲地到乙地游玩去時的速度是6m/s,回來的速度是4m/s,求來回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是利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況、下述對動滑輪的分析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動滑輪的支點在其圓心O處
B.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可以連續(xù)轉動的變形杠桿
C.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
D.由于動滑輪隨重物一起運動,其支點的位置也不斷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小麗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在實驗過程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請你根據(jù)所學知道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應首先調(diào)節(jié)蠟燭的焰心、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所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觀察.
(2)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22cm刻度線處,再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縮。ㄟx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3)在實驗(2)的基礎上,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像的特點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4)在實驗中,小麗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如圖2所示,應將光屏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光屏上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2)光屏上的像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問題,你解決的方法是將凸透鏡和光屏同時下移(蠟燭上移、光屏上移或凸透鏡下移).
(3)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U<f(或=f).
(4)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丙),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投影儀(填光學儀器名稱)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如圖丙,若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則光屏應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
(5)在整理器材時,小明在凸透鏡內(nèi)驚奇的看到了自己正立、縮小的像,該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選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
(6)實驗完畢,晨浩同學想繼續(xù)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他應將光具座上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光屏換成與光具座上完全相同的蠟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探究“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時,小明控制電壓不變,改變定值電阻阻值六次,分別測出了相應的電流值,為了使得出的結論具有普遍性,他下一步應該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結束實驗
B.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C.換用阻值不同的電阻,再測出幾組電流值
D.改變控制的電壓值,再測出兩組電流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用一個凸透鏡成像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小
B.成虛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大
C.實像總是倒立的,虛像總是正立的
D.實像和虛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縮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請對下面填空題作答:
(1)家庭和物理實驗室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和煤油溫度計等,它們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來測量溫度的.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停留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如圖所示,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它的示數(shù)為38.5℃.若用這支未甩過的體溫計去測量溫度為37℃和39℃的兩個人的體溫,則測量結果分別為38.5℃和39℃.建議自己先找一支體溫計試試,然后回答問題.答過問題后,再想一下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的實驗說明右邊音叉的靠空氣傳給了左邊音叉,如圖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dou(1)”“rai(2)”“mi(3)”“fa(4)”四個音階,則吹出“dou(1)”聲瓶子的序號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