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人同時從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時間內跑步,后一半時間內走;而乙是在前一半時間內走,后一半時間內跑步,假設甲、乙兩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則( ).

A. 甲先到達終點 B. 乙先到達終點

C. 同時到達 D. 無法判斷

C 【解析】由題意可知,甲乙兩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甲在前一半時間內跑步,后一半時間內走;而乙是在前一半時間內走,后一半時間內跑步,故可以把乙的運動看做是甲的逆運動,兩者的路程相等,故所用時間相等,即同時到達,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物理7.3力的平衡同步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三個要素完全相同,那么這兩個力 ( )

A. 一定不是平衡力;

B. 一定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A 【解析】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也就是說這兩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則這兩個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應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6.4眼睛和眼鏡(提能力)課后計時練 題型:填空題

某位同學的明視距離明顯小于25cm,那么該同學患______眼,應佩戴______鏡矯正;戴眼鏡的人冬天進入暖和的房間時鏡片會變得模糊,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這是_______過程(填“吸熱”或“放熱”).

近視 凹透 液化 放熱 【解析】近視眼的明視距離小于25cm,所以該同學患上了近視眼,應該使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使光線進入眼睛前發(fā)散一些,成像后移到視網(wǎng)膜上; 戴眼鏡的人冬天進入暖和的房間時,屋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眼鏡玻璃片放熱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眼鏡變模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計算題

甲、乙兩地相距162km,汽車以10m/s的速度從甲地出發(fā),行駛了72km后,接著又以45km /h的速度行駛到乙地,求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40.5km/h 【解析】【解析】 已知v1=10m/s=36km/h,汽車行駛72km所用時間 , 汽車接著以45km /h的速度行駛到乙地,所用時間 , 因此汽車全程所用時間t=t1+t2=2h+2h=4h, 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答: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為40.5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基本單位是_____,時間的基本單位是______ 。1米= _______毫米。

米 秒 1000 【解析】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基本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用符號s表示。1米=1000毫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位同學用兩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分別記錄數(shù)據(jù).甲記錄為25mm,乙記錄為25.0mm.已知兩人的測量操作和記錄都是正確的,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測量得更仔細 B. 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C. 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C 【解析】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讀數(shù)要讀記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甲記錄為25mm,乙記錄為25.0mm.已知兩人的測量操作和記錄都是正確的,說明甲使用的分度值為1cm;乙使用的分度值1mm,相比較可知乙所使用的刻度值精度高,答案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xiàn)象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 B、流星劃破夜空

C、夏威夷群島每年靠近上海8~10cm D、房屋隨地球自轉   

A 【解析】機械運動是物體的位置變化。BCD都是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在A選項中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不是機械運動。所以選A。 思路分析:機械運動是物體的位置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星期天,小明約小剛逛公園,在游玩時,他倆從物理的光學角度討論起了下列問題:

(1)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 ____________ 現(xiàn)象.

(2)利用 ____________ 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的性質,可以檢驗鈔票的真?zhèn)危?____________ 的熱效應最顯著.

(3)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____________ 知識來解釋.看見公園中紅色的花朵,是因為花朵 ____________ (反射/吸收)紅色光的緣故.

(4)來到湖邊,小剛看見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看見的魚是光的____________ 形成的像.

(5)蜻蜓在平靜的水面上空飛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 ____________ 像(虛/實),蜻蜓距水面lm,他們看到“倒影”緊貼河底,則河底實際深度 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1m,蜻蜓飛到地面上空卻看不到倒影,因為光在地面上發(fā)生了 ____________ 反射(漫/鏡面).

色散 紫外線 紅外線 直線傳播 反射 折射 虛 大于 漫 【解析】(1)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2)利用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的性質,可以檢驗鈔票的真?zhèn),紅外線的熱效應最顯著。(3)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射向地面的太陽光被身體擋住,就在地面上形成了光線照不到的陰暗區(qū),即影子;太陽光照在紅色的花朵上,其他顏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紅光被反射,所以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 )

A. 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 B. 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C. 物體溫度越低,分子運動越劇烈 D. 物體的溫度為0℃時,其內能為零

A 【解析】A. 物體溫度升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內能一定增加,故A正確;B. 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但不能說含有的熱量越多,因為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用“含有”來修飾,故B錯誤;C. 物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C錯誤;D.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溫度為0℃時,其內能不為零,故D錯誤。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