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列長為200m的火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整列火車通過1.8km長的大橋時,所用的時間100s,那么,這列火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分析 火車通過的路程等于車長加上大橋長,根據(jù)v=$\frac{s}{t}$求出速度.

解答 解:整列火車通過大橋時,行駛的路程:s=s+s=200m+1800m=2000m,
火車的速度:v=$\frac{s}{t}$=$\frac{2000m}{100s}$=20m/s=20×3.6km/h=72km/h.
答:這列火車行駛的速度是20m/s,合72km/h.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速度計算公式和單位換算的理解和掌握,基礎(chǔ)性題目,知道火車通過的路程等于車長加上大橋長是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偉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積的大。
接下來小偉通過如圖所示實驗操作驗證他的猜想:

(1)實驗中小偉應(yīng)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在長木板上滑動,這樣做是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從而測出木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
(2)如果小偉要探究猜想②,他應(yīng)該選擇甲、丙兩幅圖所示的實驗步驟來操作,根據(jù)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得出結(jié)論: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小偉要探究猜想③,他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重復(fù)甲的操作過程,如圖丁所示.他比較甲和丁的實驗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可靠嗎?答:不可靠.小偉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相同.正確的做法是:小偉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將切下的木塊疊放在被拉木塊上面,進行實驗.
(4)下列現(xiàn)象中應(yīng)用了從圖甲、乙實驗所得結(jié)論的是B(選填字母).
A.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            B.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C.移動很重的石塊時,在地上鋪設(shè)滾木   D.氣墊船噴出強氣流,在船底和水之間形成氣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的實驗中:

(1)把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且選取質(zhì)量較大的砝碼放在托盤中.
(2)如圖甲所示,向左右兩盤中放入相同質(zhì)量的砝碼,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是探究兩個力的大小對物體平衡的影響,此時小車受到兩(選填“一”或“兩”)對平衡力的作用.
(3)在圖甲的基礎(chǔ)上,將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扭轉(zhuǎn)回來,這說明當兩個力不再同一直線上時,二力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小明家買了一桶食用油,其體積為4L,密度是0.8×103kg/m3,合0.8g/cm3.油被用去一半后,剩下油的密度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剩下的油的質(zhì)量是1.6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一艘輪船在河里航行時的排水量是105噸,它受到的浮力為9.8×108牛.
(2)從河里開到海里,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由于河水密度小于海水密度(填“大于”、“小于”、“等于”),船從河里開到海里排開液體體積變。ㄌ睢白兇蟆薄ⅰ白冃 、“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用相同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滑輪組,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不計繩重及摩擦,兩裝置勻速提升物體的重力最大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η
B.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η
C.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相等,η
D.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如表為一臺電烤箱的銘牌,低溫檔的功率模糊不清;其內(nèi)部簡化電路如圖所示,R1和R2均為電熱絲.(已知R2的阻值為66Ω)
××牌電烤箱
額定電壓220V
額定
功率
高溫檔1100W
低溫檔*W
電源頻率50Hz
求:
(1)電烤箱在高溫檔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電能;
(2)電路中R1的阻值;
(3)電烤箱在低溫檔正常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和R1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guān)廚房中的物理說法正確的是(  )
A.廚房內(nèi)炒菜用的鍋,應(yīng)選用熔點較低的材料制成
B.用筷子夾食物時,筷子是一個省力杠桿
C.炒菜時主要是通過做功方式增大了菜的內(nèi)能
D.炸食物時,能炸成金黃色是因為油的沸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雨過天晴,善于觀察的小紅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路面上積水少的地方一會兒就干了,面積水多的地方就很難干.
【提出問題】液體蒸發(fā)是否與液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設(shè)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身邊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碼)、水、燒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
(1)在相同環(huán)境下,選擇天平(砝碼)、水、兩只相同的燒杯;
(2)可以使用天平來定量判斷液體蒸發(fā)快慢是否與液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具體做法是:
①實驗前,在燒杯中分別倒入不同質(zhì)量的水;
②調(diào)節(jié)好天平,把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托盤上,通過加減砝碼并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
③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如果平衡,則說明液體蒸發(fā)快慢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方案二】
(1)在相同環(huán)境下,選擇水、兩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來定量判斷液體蒸發(fā)快慢是否與液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具體做法是:
①實驗前,在量筒中分別倒入不同體積的水,記錄水的體積;
②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再次記錄水的體積,計算出量筒中水減少的體積;
③如果量筒中水減少的體積相同,則說明液體蒸發(fā)快慢與質(zhì)量無關(guān)
【交流與評估】
你準備選擇方案一來進行探究(選填“一”或“二”),其優(yōu)點是能觀察到質(zhì)量的微小變化,不足之處是天平的調(diào)節(jié)比較繁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