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是供電設(shè)備向居民樓用戶輸電的示意圖,為保證居民樓內(nèi)的用戶所有用電器都能正常工作,居民樓的輸入導(dǎo)線間的電壓必須保持220V.當(dāng)居民樓內(nèi)消耗的功率為44kW的時候.
(1)通過輸電線的電流為多少?
(2)若輸電線的總電阻為0.1Ω,供電設(shè)備的輸出電壓是多少?
(3)居民樓內(nèi)由于家用電器的增加,將向供電部門申請“增容”,即增加用電功率.當(dāng)居民的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由44kW增加到88kW,所有用電器均在正常工作時,輸電線損失的功率比“增容”前增加了多少?
(4)若要求減小輸電線損失的功率,用學(xué)過的公式及知識說明應(yīng)采取的措施.

分析 (1)已知電壓和消耗的功率,可求電流.
(2)已知輸電線電阻,先求輸電線分擔(dān)的電壓,再加上用戶的電壓,就是供電設(shè)備的輸出電壓.
(3)先求增容后輸電線電流,再求增容后輸電線損失的功率和增容前輸電線損失的功率,二者之差就是輸電線損失的功率比“增容”前增加的功率.
(4)根據(jù)公式可知減小電阻可以達(dá)到目的.

解答 解:(1)由P=UI可得,通過輸電線的電流為:I1=$\frac{{P}_{1}}{{U}_{1}}$=$\frac{44000W}{220V}$=200A.
(2)輸電線分擔(dān)的電壓:U2=IR=200A×0.1Ω=20V.
供電設(shè)備的輸出電壓:U=U1+U2=220V+20V=240V.
(3)增容后輸電線中電流:I2=$\frac{{P}_{2}}{{U}_{1}}$=$\frac{88000W}{220V}$=400A,
P損2=I22R=(400A)2×0.1Ω=16000W,
增容前輸電線損失的功率:P損1=I12R=(200A)2×0.1Ω=4000W,
輸電線損失的功率比“增容”前增加了:△P=16000W-4000W=12000W,
(4)由P=I2R可知,導(dǎo)線上損失的功率與電流的平方和導(dǎo)線的電阻有關(guān).減小輸電線損失的電功率時,為保障用戶的用電器正常工作,I不能減小,只能減小R.R隨導(dǎo)線長度的變短而變小,隨橫截面積變大而變小,還跟材料有關(guān).因居民樓到供電設(shè)備間距離不能變短,所以導(dǎo)線的長度不能變小,減小輸電線的電阻應(yīng)換用較粗的導(dǎo)線或改變輸電線的材料(例如:鋁線換成銅線),從而達(dá)到減小輸電線損失的功率的目的.
答:(1)通過輸電線的電流為200A;
(2)若輸電線的總電阻為0.1Ω,供電設(shè)備的輸出電壓是240V;
(3)輸電線損失的功率比“增容”前增加了12000W;
(4)見解答部分.

點評 本題考查電功率的計算,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歐姆定律的應(yīng)用,還有節(jié)能的措施,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現(xiàn)有長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小車、毛巾、棉布、斜面等實驗器材.
(1)小明選擇其中部分器材,組裝后如圖甲所示,他想研究的問題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中毛巾的作用是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實驗中應(yīng)拉動木塊,觀察比較圖a、b可知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小宇選擇其中部分器材進(jìn)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如圖乙所示,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三次實驗中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通過觀察比較試驗現(xiàn)象,并進(jìn)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3)小華想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選擇器材做了圖丙所示的實驗,根據(jù)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物體的動能與它的速度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底面積為200cm2的圓柱形容器裝有水,水中漂浮著一塊橫截面積為100cm2重6N的木塊,此時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總體積的一半,若在木塊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大小為2N的作用力,則此時容器底受到的壓強將變化100pa(水不溢出容器),此時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為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圓球受力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當(dāng)開關(guān)S閉合后,當(dāng)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B.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
C.燈L1變暗、L2亮度不變D.燈L1、L2都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熔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瑩
C.

大霧彌漫
D.

霜打枝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鏡、光屏和蠟燭等.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fàn)T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該實驗應(yīng)使凸透鏡成實像,那么凸透鏡成實像的條件是物距大于焦距.
(3)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請在如圖乙上畫出像距與物距的關(guān)系圖象.
物距u/cm14161820222426
像距v/cm35272220181716
(4)小明得出探究結(jié)論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個實驗.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線處,凸透鏡放在15cm刻線上,如圖甲所示.移動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蠟燭和光屏不動,只移動凸透鏡,當(dāng)凸透鏡向某一方向移動到b位置時,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結(jié)合所畫圖象,請你對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判斷ABC.(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chǎn)位置在44~46cm刻線之間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D.b位置在19~21cm刻線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甲是用伏安法測量某未知電阻的電路圖.

(1)根據(jù)電路圖將圖乙所示的實物圖連接起來;
(2)讀出圖丙所示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0.4A,2.4V.
(3)算出被測電阻本次的測量值為6Ω,為減小誤差,可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來進(jìn)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4)將上述實驗中的電阻換成小燈泡,用同樣的方法測小燈泡的電阻,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測量次數(shù)12345
電壓U/V2.52.01.51.00.5
電流I/A0.280.250.220.180.16
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燈泡兩端電壓越低,小燈泡的電阻越小,原因是燈泡電阻受溫度影響,隨溫度降低而減。
(5)該同學(xué)又設(shè)計了如圖丁所示的測量電路,同樣可以測量未知電阻Rx,其中R0是定值電阻.請在空格內(nèi)把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閉合開關(guān)S、S1,用電壓表測出電源的電壓為U;
②閉合開關(guān)S、斷開S1,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U1
③請用測量值U和U1,已知量R0來表達(dá)Rx=$\frac{{U}_{1}{R}_{0}}{U-{U}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華想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桌上有A、B、C三個凸透鏡,其中凸透鏡A的焦距為10cm,凸透鏡B的焦距為50cm,凸透鏡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標(biāo)尺的刻度范圍如圖1所示.

(1)小華想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應(yīng)選用A凸透鏡(選填“A”或“B”).實驗過程中,他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距凸透鏡25cm處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出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
(2)小華將凸透鏡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當(dāng)燭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線之間時,燭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實像;當(dāng)燭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線之間時,燭焰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由此可判斷燭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線處時,燭焰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3)小明利用強光手電筒改進(jìn)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將鏤空刻有“F”的黑色卡紙(如圖2甲)蒙在手電筒(如圖2乙)前作為成像物體.將成像物體、凸透鏡和不透明的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如圖2丙).
①成像物體移至透鏡左邊40cm處,在光屏上得到如圖2丁所示影像.要使影像變得如圖2戊所示,應(yīng)右(選填“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動光屏.這一成像規(guī)律應(yīng)用在照相機(jī)(選填“照相機(jī)”、“幻燈機(jī)”或“放大鏡”)上.
②凸透鏡的位置固定不動,把成像物體移到凸透鏡左邊15cm處,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影像,應(yīng)將光屏向右移動.
③用蒙上鏤空刻有“F”的黑色卡紙的強光手電筒代替常用的燭焰作為成像物體,好處是物體中心的高度不變,實驗一段時間后,不必調(diào)整物體的高度,像總是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