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在鑒定文物時,常用放大鏡觀察文物的細微部分,這時他看到的像是正立(選填“正”、“倒”),放大的虛像(選填“虛”、“實”).如果在文物上有兩條裂紋,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應該將放大鏡離裂紋稍遠些(選填“遠”、“近”).

分析 放大鏡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當物體放在焦點之內(nèi),在凸透鏡同一側(cè)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解答 解:因放大鏡成像時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并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要想像變大,就要增長物距,將放大鏡離裂紋稍微遠些.
故答案為:正;虛;遠.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熟記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區(qū)別,下列說法中你認為不妥的是(  )
A.柴油機比汽油機費用低廉,但比較笨重
B.柴油機的效率一般比汽油機的效率高
C.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汽油機做功一次,柴油機做兩次功
D.在構造上,柴油機汽缸頂部有噴油嘴而沒有火花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比內(nèi)陸地區(qū)小,是由于水的比熱容比干泥土的比熱容小
B.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提供動力的是壓縮沖程
C.清潔掃除看到塵土飛揚,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D.液體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溫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水沸騰時,氣泡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由小變大),準確測量的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則水的沸點為98℃.說明此時實驗室中的大氣壓小于(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實驗中所用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3)a、b兩組同學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得: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溫度不變.通過圖象可知,b組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請寫出一個可能原因:水的質(zhì)量大或酒精燈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夜晚,小華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在一閃一閃的,星光看起來閃爍不定,小華心想:“是什么原因使星星在'眨'眼睛呢?“請你查閱資料幫助小華找到答案,你認為合理的解釋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下措施中,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
A.禁止燃放煙花爆竹B.禁止商家使用擴音器
C.在摩托車發(fā)動機上安裝消聲器D.公路段兩側(cè)設有透明板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神舟十一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發(fā)射成功.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自主發(fā)展,展現(xiàn)著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并引領著國家經(jīng)濟、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神舟十一號由長征二號發(fā)射.
(1)如圖所示,運載火箭點火后離開發(fā)射臺升空的瞬間,只見火箭底部涌出龐大的白色氣團,其實這不是火箭噴出的廢氣.我們知道,當火箭剛點火發(fā)射時,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的地面,此時任何物質(zhì)遇到如此高溫的火焰都要熔化.為了保護發(fā)射臺的底座,航天工程師在底座旁建造了一個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這項技術難關.
火箭升空瞬間,龐大的白色氣團產(chǎn)生的原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
(2)“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所用燃料為液態(tài)的氫和氧,在通常情況下,氫和氧是氣態(tài)的,科技人員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們液化的.
(3)10月19日12時52分,“神舟十一號”飛船順利進入運行軌道.在飛船的繞地運行中,當其與太陽、地球處于同一直線并在太陽與地球中間時,地面上的人觀察太陽會發(fā)現(xiàn)太陽表面有一黑點,這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4)“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宇航員不能在太空中利用聲吶裝置測量飛船與地面間的距離.
這是為什么?太空是真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如圖所示,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fā)聲,并把泡沫小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音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波可在空氣中傳播.若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右邊的音叉不會(填“會”或“不會”)發(fā)聲;左邊的音叉不會(填“會”或“不會”)發(fā)聲.
(2)用小球的彈起來反映音叉的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下列描述中,用到這種研究問題方法的是D.
A、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B、真空罩中的鬧鐘: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
C、探究音調(diào)和頻率的關系             D、溫度計:液柱高度的變化表示溫度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9.如圖所示,一個桃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畫出桃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點為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