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顧實驗和探究(將下列實驗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過程

下面是小雨同學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進行的實驗:
① 調整蠟燭燭焰、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在 . ②如圖,將蠟燭放在某個位置,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測出物距u和相距v.③改變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多做幾次.

數(shù)據(jù)表格

下表是小雨同學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讀出上述實驗②中的物距和像距填寫在表格的第1次實驗中:

試驗次數(shù)

物距μ/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距v/cm

1

縮小

倒立

2

25

縮小

倒立

17

3

15

放大

倒立

30

4

16

放大

倒立

27

5

30

縮小

倒立

15

請根據(jù)小雨的數(shù)據(jù)表格分析,他的實驗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問題討論

如圖,把一只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的像.拿另一只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蠟燭a所成的像 . 這個位置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移動點燃的蠟燭a,重做實驗.

【答案】同一高度;應添加物距小于焦距時的數(shù)據(jù);后;重合
【解析】解:調整蠟燭燭焰、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中央;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應添加物距小于焦距時的數(shù)據(jù);
把一只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拿另一只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蠟燭a所成的像重合,這個位置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
所以答案是:同一高度;應添加物距小于焦距時的數(shù)據(jù);后;重合.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的相關知識,掌握巧記凸透鏡成像的區(qū)分:物近像遠像變大,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實像總是倒立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____;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____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____于主光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車多數(shù)采用汽油機作為發(fā)動機,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循環(huán)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甲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B. 乙沖程是排氣沖程

C. 丙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 丁沖程是吸氣沖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四川廣安卷】下面是小明同學對身邊的物理問題做出的估測,你認為與事實明顯不符的是(

A.高大結實的小亮同學的身高大約有175cm

B.苗條玲瓏的曉燕同學的質量大約只有45kg

C.我們廣安冬季的氣溫一半會低到﹣10

D.我們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泰州卷】關于一名普通的中學生的物理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體重約為50N

B.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4m/s

C.身高約為1.6dm

D.正常騎自行車的功率約為7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一切發(fā)聲物體都在振動

B.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人耳就能聽到聲音

C. 老師講課時是靠舌頭振動發(fā)聲的

D. 聲不能在液體、固體中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jīng)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這就是近視眼。矯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填)透鏡片做的眼鏡。矯正前成像離視網(wǎng)膜越遠,所配眼鏡的度數(shù)_______。(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回聲傳到人耳比原聲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將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要想聽到回聲,障礙物跟發(fā)聲體的最近距離應該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人聽覺的形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是人耳的聽小骨斷裂,人就會永遠聽不到聲音

B. 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會永遠聽不到聲音

C. 若只是傳導障礙,只要能將聲音的振動傳遞給聽覺神經(jīng),人也能聽到聲音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