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甲、乙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1:2,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之比是1:1,則這種液體的比熱容是2:1.

分析 已知兩種物質(zhì)質(zhì)量之比、升高溫度之比和吸收熱量之比,利用熱量變形公式c=$\frac{Q}{m△t}$得到比熱容之比.

解答 解:因為Q=cm△t,所以甲乙兩種物質(zhì)比熱容之比:
$\frac{{C}_{甲}}{{C}_{乙}}$=$\frac{\frac{{Q}_{甲}}{{m}_{甲}△{t}_{甲}}}{\frac{{Q}_{乙}}{{m}_{乙}△{t}_{乙}}}$=$\frac{{Q}_{甲}}{{m}_{甲}△{t}_{甲}}$×$\frac{{m}_{乙}△{t}_{乙}}{{Q}_{乙}}$=$\frac{1}{1}$×$\frac{2}{1}$=$\frac{2}{1}$=2:1.
故答案為:2:1.

點評 比值的計算是物理中常見的題型,解題時的方法是,明確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間的關(guān)系,找出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式,然后條理清楚地進行運算,切不可憑想象隨意心算.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是-10℃的冰塊受熱后,冰塊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1)由圖象可以看出冰是晶體(填晶體或非晶體).
(2)開始加熱的最初5分鐘內(nèi)冰塊是固態(tài);
(3)5-15分鐘內(nèi)冰塊吸熱,溫度不變,其狀態(tài)是固液共存態(tài);
(4)到20分鐘時,冰全部變成液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從莘縣到濟南的路程約為120km,一輛小車以60km/h的速度行駛前一半的路程后,又以90km/h的速度行駛完后一半的路程.求:
(1)這輛小車從莘縣到濟南所需的時間?
(2)這輛小車從莘縣到濟南的開均速度是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在起重機勻速向上起吊重物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物所受的重力與重物對鋼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重物所受的重力與鋼繩對重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若重物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將會靜止
D.若重物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工人用定滑輪勻速提升質(zhì)量為20kg的物體,所用的拉力為220N,物體升高的高度為2m.則此過程中的有用功400J,總功440J,定滑輪的機械效率90.9%.(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明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hC的位置滾下(mA=mB<mC,hA=hC>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請你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所學(xué)的物理探究方法,對以下問題進行判斷:
(1)用來研究超載安全隱患時,我們應(yīng)選擇甲丙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2)用來研究超速安全隱患時,我們應(yīng)選擇甲乙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3)從圖中可以看出,A、B、C三個小球剛到達水平面時,C球的動能最大;
(4)實驗中讓靜止的小球從斜面滾下,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關(guān)于該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B
A.該實驗的設(shè)計思路是采用轉(zhuǎn)換法,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表示動能的大小
B.在實驗器材的選擇時,可以不考慮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塊的質(zhì)量和軟硬等因素
C.該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如分別控制小球滾下的高度、小球的質(zhì)量等
D.實驗過程中,讓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為了讓小球獲得不同的運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在探究“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馬剛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表:
序號速度
(m/s)
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高度h(m)測力計拉力
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
10.220.10.80.383.3
 20.230.11.10.3
30.420.20.80.6
(1)將實驗序號2、3所對應(yīng)的機械效率填入相應(yīng)表格中的空白處:
(2)實驗過程中,應(yīng)選用的測量工具有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
(3)根據(jù)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滑輪組的串繞繩子的方式不變時,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用聲吶作為探測周圍物體的工具,是利用了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的特點,請你再舉出它的一個應(yīng)用實例:超聲波清洗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的實驗,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乒乓球彈起,由此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3)實驗中乒乓球起了什么作用?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思維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選填“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或“類比法”)
(4)假如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我們將C
A.看不到乒乓球被彈起                  
B.看到乒乓球被彈起,聽不到音叉發(fā)聲
C.看不到乒乓球被彈起,聽不到音叉發(fā)聲  
D.看到乒乓球被彈起,聽到音叉發(fā)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